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如何提升和优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未成年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充分发挥其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所以,针对当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本文旨在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的内涵与解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线索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研究方法,例如比较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试图从逻辑框架的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章节的布局、实践操作的应用,针对当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在总结以往各类实践经验、借鉴吸收新鲜经验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学理支撑,最终以求在理论视角上和具体方法上提出对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以期提升、推进、完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鉴于此,本文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内涵与解析(第二章)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国内外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经验,积极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第三章),在进行分析研究后,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存在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就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试图以"系统化、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来解决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第四章)。总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借鉴的科学分析,厘清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未成年人 家庭教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意义11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11-14
- 1.4.1 研究思路11-12
- 1.4.2 研究方法12
- 1.4.3 创新点12-14
- 2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理念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14-22
- 2.1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内涵14-15
- 2.2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特点15-18
- 2.2.1 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15-16
- 2.2.2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全面性16
- 2.2.3 教育对策的针对性与及时性16-17
- 2.2.4 教育关系的情感性17
- 2.2.5 教育过程的互动性17-18
- 2.3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8-22
- 2.3.1 二者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18-19
- 2.3.2 二者互相依赖、相互影响19-20
- 2.3.3 共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的关系20-22
- 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2-31
-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22-28
- 3.1.1 重物质、轻精神23-24
- 3.1.2 重智育、轻德育24-26
- 3.1.3 重溺爱、轻交流26-27
- 3.1.4 重说教、轻力行27-28
- 3.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8-31
- 3.2.1 教育目的功利化28-29
- 3.2.2 教育方法简单化29
- 3.2.3 教育内容单一化29-30
- 3.2.4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之间缺乏互动和协调30-31
- 4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31-43
- 4.1 将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念注入家庭教育31-33
- 4.1.1 落实习近平关于家庭教育和家风家训的最新精神32
- 4.1.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2-33
- 4.1.3 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33
- 4.2 优化家庭教育方法33-37
- 4.2.1 环境熏陶与德育培育相结合34
- 4.2.2 说服与身教相结合34-35
- 4.2.3 宽严相济35-36
- 4.2.4 实践锻炼与德育培育相结合36-37
- 4.3 完善家庭教育的内容37-39
- 4.3.1 强调德育至上,,上善育人为基点37-38
- 4.3.2 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8
- 4.3.3 树立远大志向,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8
- 4.3.4 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德行品行38-39
- 4.3.5 提高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39
- 4.4 构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互动、协调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制39-43
- 4.4.1 营造有利于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39-41
- 4.4.2 建立健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41-43
- 5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50
- 附录:调查问卷50-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秋;;家庭教育问题亟待解决[J];理论界;2006年03期
2 李玉年;;试论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及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3期
3 董丹虹;;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与建议[J];新东方;2008年03期
4 孙莹;;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J];才智;2009年02期
5 郭燕聂;王永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0期
6 滕刚;;基于环境角度的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6期
7 洪明;;教育生态视域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8期
8 张洪;陈自卫;王朝贤;;城市新移民家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郫县犀浦镇的调研与改革尝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9 宁国庆;刘玉杰;;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10 姚卡娃;;播撒阳光与幸福——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探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春华;;西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质性研究[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亢晓梅;汪莉;缑丽娜;;外来务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3 陈忠;;帮助孩子健康成长[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4 张春华;;西安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质性研究[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钰;“80后”非独生父母家庭教育问题多[N];中国妇女报;2012年
2 林燕英;主攻家庭教育问题[N];中山日报;2007年
3 沈文;父母“过度保护”是剥夺孩子权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闻之;“父子借款协议”无情胜有情[N];九江日报;2007年
5 王凤珠;掌握科学方法 形成智慧教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记者 仝静海;我省成立学生家长协会[N];河北日报;2009年
7 王德春;孩子既需“触屏”也要读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8 周小苑邋宫金娥;请救救我们的孩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李开复;给父母的四个建议[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吴巧君 姚文生;家长焦虑“传染”孩子[N];天津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孟鲧花;社会工作视野下牧区家庭教育问题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升伟;认知行为治疗介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实务探索[D];郑州大学;2016年
4 温晓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锦英;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瑞晓辉;农村公办小学中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9 霍霖霞;天津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指导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莉平;高中单亲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6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7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