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以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在理清其历史脉络和主要代表人物重要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核心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掘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并发挥当代家庭教育的作用,对之加以继承和弘扬。目前在国内将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两者相结合的论文还很少见,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之处。文章共有五个主体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选题缘由及意义,主要从国际、国内和家庭三个层面阐述传承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对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包括孔子以仁为本、以礼为纲的道德教育思想;孟子扩而充之的道德教育思想;荀子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思想。两汉隋唐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对其儒化政治、性为德依、纲常为本等内容进行阐述。宋明时期,以朱熹为代表,主要分析朱熹的道德教育理论依据、目标、内容和修养方法。第三部分是探析家庭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曲折历史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家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第四部分是探索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从传承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方法价值进行阐述,理论价值主要有人伦价值,促进家庭和睦;建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伦理。方法价值主要从注重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目标、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完善家庭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五部分探析在当代家庭教育中传承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对策,将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家庭、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 道德教育思想 家庭教育 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2;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22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13
- (一)国际层面:凸显中国文化地位的需要8-9
- (二)国家层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9-11
- (三)家庭层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1-13
- 二、研究现状13-21
- (一)国内研究现状13-18
- (二)国外研究现状18-20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20-21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1-22
- (一)研究思路21
- (二) 研究内容21
- (三)研究方法21-22
- 第一章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2-37
- 第一节 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22-29
- 一、孔子以仁为本、以礼为纲的道德教育思想22-26
- 二、孟子扩而充之的道德教育思想26-28
- 三、荀子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思想28-29
- 第二节 两汉隋唐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29-32
- 一、德化政治29-30
- 二、性为德依30
- 三、纲常为本30-32
- 第三节 宋明时期—以朱熹为代表32-36
- 一、道德教育理论依据32-33
- 二、道德教育目标33-34
- 三、道德教育内容34
- 四、道德教育修养方法34-36
- 第四节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性36-37
- 第二章 家庭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37-44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传承的曲折历史37-38
- 一、传统文化遭受弱化和歪曲37
- 二、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37-38
- 三、传统文化受社会转型的影响38
- 四、传统文化受快餐文化的挑战38
- 第二节 家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38-44
- 一、家庭在传统社会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39-40
- 二、现代家庭文化传承的变迁40-41
- 三、当代家庭文化传承危机41-44
- 第三章 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探索44-53
- 第一节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家庭教育的理论价值44-45
- 一、具有人伦价值,促进家庭和睦44-45
- 二、促进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伦理45
- 第二节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价值45-53
- 一、注重道德教育45-46
-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目标,,培养健全人格46-47
- 三、丰富家庭教育内容47-49
- 四、完善家庭教育方法49-53
- 第四章 当代家庭教育传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对策53-58
- 第一节 儒家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家庭教育有机结合53-56
- 一、实现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与时俱进53
- 二、发挥家庭教育在传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基础作用53-55
- 三、实现家庭教育对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建构性传承55-56
- 第二节 创办家长学校学习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56
- 第三节 加大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63-64
- 致谢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章;尉天骄;;“教化”: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申绪璐;;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J];江淮论坛;2011年04期
3 孔霞;龙玲玲;;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4 叶飞;;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性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1年01期
5 郝凤姣;;中国古代教化方法的现代启示[J];沧桑;2010年02期
6 赵清文;;荀子对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发展的理论贡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王敬华;;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杨朝明;;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J];孔子研究;2008年06期
9 赵峰;;儒家文化对越南和新加坡教育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8年09期
10 陈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昌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现代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马栗;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中北大学;2010年
3 罗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转换[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苏;从传统走向现代[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79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7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