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融合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影响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4:14

  本文关键词:融合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影响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融合教育 教学调整 特殊需要学生 学业参与 个案研究


【摘要】:20世纪末以来,人们对融合教育的研究已发展为国际性的热潮。而在融合教育的众多研究问题之中,如何保障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是我国融合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课程与教学的调整是提升融合教育质量的核心。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基于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的视角,采用单一被试法对4名被试进行相应的语文教学调整,得出融合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调整范例,验证教学调整效果。结果发现:融合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程学业参与起促进作用。具体而言:(1)整合性的教学调整是促进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的关键;(2)家长、同伴资源是教学调整不可忽视的助力;(3)教学调整的材料投放应抓准时机,在课堂教学关键环节投放才能有更好的教学调整效果;(4)教学调整的深入实施面临矛盾境地,具体包括普通教育教师自身的限制、课程与教学的节奏及难度限制、家校沟通的缺乏以及专业支持的不足。而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建立健全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2)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培养;(3)扩大融合教育资源投入;(4)建立支持性资源网络;(5)完善评估及管理制度。以期能为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融合教育 教学调整 特殊需要学生 学业参与 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60;G63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一、问题的提出10-12
  • (一) 国际对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关注10-11
  • (二) 国内随班就读现状的需求11-12
  • (三)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的缺乏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三、研究目的13-14
  • 第二章 、理论综述14-38
  • 一、文献综述14-27
  • (一) 概念的界定14-16
  • 1. 融合教育14-15
  • 2. 教学调整15
  • 3. 学业参与15-16
  • (二) 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的研究述评16-24
  • 1. 融合教育课程的调整16-21
  • 2. 融合教育教学的调整21-24
  • (三) 融合教育对特殊需要学生学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述评24-27
  • 1. 积极及中性的影响24-26
  • 2. 消极影响26-27
  • 二、本研究的总体构思27-38
  • (一) 研究问题27
  • (二) 研究对象27-31
  • 1. 研究对象的选取27
  • 2. 研究对象的介绍27-29
  • 3. 实验学校已开展的教学调整情况分析29-31
  • (三) 研究框架与程序31-33
  • 1. 研究框架31-32
  • 2. 研究程序32
  • 3. 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32-33
  • (四) 研究方法33-34
  • (五) 研究工具34-35
  • (六) 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35-38
  • 1. 行为的观察记录35
  • 2. 视觉分析与C统计35-36
  • 3. 社会效度36
  • 4. 观察者一致性36-38
  • 第三章、实验一: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调整38-57
  • 一、实验设计38-39
  • 二、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调整步骤39-46
  • 三、调整效果与分析46-57
  • (一) 视觉分析与C统计的分析与讨论46-52
  • (二) 社会效度的分析与讨论52-57
  • 第四章、实验二:教学材料的调整57-75
  • 一、实验设计57-58
  • 二、教学材料的调整步骤58-64
  • 三、调整效果与分析64-75
  • (一) 视觉分析与C统计的分析与讨论64-70
  • (二) 社会效度的分析与讨论70-75
  • 第五章、实验三: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的调整75-91
  • 一、实验设计75-76
  • 二、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的调整步骤76-80
  • 三、调整效果与分析80-91
  • (一) 视觉分析与C统计的分析与讨论80-86
  • (二) 社会效度的分析与讨论86-91
  • 第六章、实验四:整合的教学调整91-104
  • 一、实验设计91-92
  • 二、整合性教学调整的步骤92-94
  • 三、调整效果与分析94-104
  • (一) 视觉分析与C统计的分析与讨论94-99
  • (二) 社会效度的分析与讨论99-104
  • 第七章、讨论与建议104-112
  • 一、讨论104-108
  • (一) 整合的教学调整是促进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的关键104-105
  • (二) 家长、同伴资源在教学调整中的有效利用率偏低105-106
  • (三) 教学调整的材料投放应抓准时机106
  • (四) 教学调整的深入实施面临矛盾境地106-108
  • 1. 普通教育教师自身的限制107
  • 2. 课程与教学的节奏及难度限制107
  • 3. 家校沟通的缺乏107
  • 4. 专业支持的困境107-108
  • 二、建议108-110
  • (一) 建立健全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108
  • (二) 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培养108-109
  • (三) 扩大融合教育资源投入109
  • (四) 建立支持性资源网络109
  • (五) 完善评估及管理制度109-110
  • 三、未来研究展望110-112
  • 参考文献112-115
  • 附录A 普通小学随班就读教师教学调整的调查问卷115-117
  • 附录B 特殊需要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记录表117-121
  • 附录C 小学生学业情绪问卷(二年级以上)121-123
  • 附录D 访谈提纲123
  • 附录E 目标行为观察记录表123-125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25-126
  • 致谢126-1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昕畅;;从“平等”的概念分析香港融合教育发展中的利与弊[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2 达理;;融合教育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3 徐胜;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个案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7期

4 季兰芬;聋儿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的情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5 曹漱芹;;概观德国不来梅州学前融合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5期

6 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端阳;;实践“融合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10期

8 刘春玲;;孤残儿童融合教育的模式与对策[J];社会福利;2009年09期

9 闫燕;邓猛;汪斯斯;;印度融合教育的发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10 熊絮茸;邓猛;;融合教育的宽容脉络及其现代性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巧月;;健聋合一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江巧月;;健聋融合教育的班级管理[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基础与调研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春惠;李秀峰;党传升;;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艳华;一位特殊孩子妈妈的“融合教育”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朱良骏 万仁辉 温现青;福田: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样的蓝天[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融合教育的理论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早期融合教育: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卢彬;“融合教育”突破“歧视樊篱”[N];南宁日报;2010年

6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 顾定倩;融合教育不能靠普校单打独斗[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记者 麦凤庄;佛山首次研讨“融合教育”[N];佛山日报;2012年

9 杨桦;让他们通过融合教育融入社会[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发展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倩;香港南亚裔学童学中文现状考察[D];暨南大学;2014年

2 刘可欣;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屈慧欣;学前融合教育中第三方介入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高黎阳;融合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调整对特殊需要学生课堂学业参与影响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彭婷;对美国职前普通小学教师对融合教育所持态度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兵杰;社会工作介入学前融合教育初探[D];郑州大学;2012年

7 张国栋;质量评价视角下学前融合教育现状的跨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凤金;协同教学在美国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龙兰思;澳门教师对听觉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的态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焦庆娜;个案工作行为治疗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9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79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