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英、美两国再就业培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4:15

  本文关键词:英、美两国再就业培训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再就业培训 英国 美国 立法 管理体系 特点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大,失业率持续上升,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年底的3%上升到2010年的4.1%。失业问题是工业革命后随雇佣劳动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失业会增加经济系统转换的风险。如果应对不当,不但会使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再就业培训则是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关键所在,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水平,对于解决失业问题有重大意义。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失业问题,相应的,他们所开办的再就业培训项目也比较完善,虽然各国的再就业培训不论是在背景还是在实施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国别差异,但通过对西方国家再就业培训发展、实践及其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供我国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再就业培训发展历程、立法情况、实施项目、管理体系及主要特点的分析研究,期望找出西方发达国家在再就业培训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做法,同时立足于我国再就业培训的现状和问题,,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就业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自己的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指明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借鉴进行说明;第三及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英国和美国的再就业培训状况,探讨其特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分析了国内再就业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再就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再就业培训 英国 美国 立法 管理体系 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6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再就业培训研究的现状11-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方法和特色12-14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研究步骤12-13
  • 1.3.3 研究特色13-14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主要理论借鉴14-18
  • 2.1 相关概念界定14-15
  • 2.1.1 失业14
  • 2.1.2 失业率14
  • 2.1.3 再就业培训14-15
  • 2.2 主要理论借鉴15-18
  • 2.2.1 人力资本理论15
  • 2.2.2 终身教育理论15
  • 2.2.3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15-16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16
  • 2.2.5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6-18
  • 3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概述18-39
  • 3.1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发展背景与历史18-21
  • 3.1.1 产生阶段18
  • 3.1.2 民间发展阶段18-19
  • 3.1.3 国家干预阶段19
  • 3.1.4 政府主导阶段19-20
  • 3.1.5 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阶段20-21
  • 3.2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法律保障21-23
  • 3.2.1 1973年《就业与训练法》(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 1973)21-22
  • 3.2.2 1988年《九十年代的就业》(Employment for the 1990s)22
  • 3.2.3 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1988)22
  • 3.2.4 1991年《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Educationand Trai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22-23
  • 3.2.5 1992年《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方案》(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23
  • 3.2.6 2000年《学习与技能法》(Learningand Skills Act)23
  • 3.3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23-30
  • 3.3.1 青年培训计划(Youth Training Scheme YTS 1983)24-25
  • 3.3.2 就业培训项目(Employment Training ET 1988)25-26
  • 3.3.3 福利到工作计划(welfare to work1997)26-30
  • 3.4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管理体系30-32
  • 3.4.1 教育与技能部30-31
  • 3.4.2 就业服务中心31
  • 3.4.3 就业和技能委员会31-32
  • 3.4.4 培训机构32
  • 3.5 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NVQ)32-36
  • 3.5.1 NVQ制度简介32-33
  • 3.5.2 NVQ制度发展状况33-34
  • 3.5.3 NVQ制度管理体系34
  • 3.5.4 NVQ的标准体系34-35
  • 3.5.5 NVQ的鉴定方式35-36
  • 3.6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特点36-39
  • 3.6.1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36
  • 3.6.2 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服务36-37
  • 3.6.3 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37
  • 3.6.4 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37-38
  • 3.6.5 企业参与程度高38-39
  • 4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概述39-53
  • 4.1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发展背景与历史39-41
  • 4.1.1 产生阶段39-40
  • 4.1.2 发展阶段40
  • 4.1.3 熟阶段40-41
  • 4.1.4 完善阶段41
  • 4.2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法律保障41-45
  • 4.2.1 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The GIBill of Rights)41-42
  • 4.2.2 1962年《人力开发和培训法》(Manpow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Act, MDTA)42-43
  • 4.2.3 1973年《就业和培训综合法》(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CETA)43
  • 4.2.4 1982年《职业培训伙伴法》(The Job Training Partnership Act,JTPA)43-44
  • 4.2.5 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案》(Workforce InvestmentAct,WIA)44
  • 4.2.6 2009年《再投资法案》(The Recovery Act)44-45
  • 4.3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45-47
  • 4.3.1 青年培训项目45-46
  • 4.3.2 退伍军人培训计划46
  • 4.3.3 工作刺激计划46-47
  • 4.4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管理体系47-50
  • 4.4.1 各州劳动力投资委员会47
  • 4.4.2 地方劳动力投资委员会47-48
  • 4.4.3 一站式服务系统(one-stop delivery systems)48-49
  • 4.4.4 社区学院49-50
  • 4.5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特点50-53
  • 4.5.1 注重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50-51
  • 4.5.2 强调合作性51
  • 4.5.3 注重个性化服务51
  • 4.5.4 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再就业培训体系中51-52
  • 4.5.5 采用教育券制度,提升再就业培训质量52-53
  • 5 英、美两国再就业培训对我国的启示53-61
  • 5.1 我国再就业培训的现状53-54
  • 5.2 我国再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54-56
  • 5.2.1 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和财政支持54-55
  • 5.2.2 再就业培训层次单一、供需脱节55
  • 5.2.3 再就业培训缺乏审查和认证,无法取得长效收益55-56
  • 5.3 完善我国再就业培训体系的建议56-61
  • 5.3.1 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保证再就业培训的实施56
  • 5.3.2 改变资金筹措方式,保障再就业培训所需经费56-57
  • 5.3.3 扩大行业企业在培训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57
  • 5.3.4 完善就业服务,注重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57-58
  • 5.3.5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使之与再就业培训相结合58-59
  • 5.3.6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教学质量59
  • 5.3.7 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培训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嵩;;20世纪中叶美国各界对人力与失业问题的思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续润华;韩云霞;;《退伍士兵权利法案》的颁布对战后美国成人教育的影响[J];成人教育;2010年04期

3 谢小青,赵曼;我国再就业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4 车林;;我国再就业培训的对策探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严海波;王姝;;英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变与英国政治(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12期

6 宁墨;再就业启示录[J];经营管理者;1999年03期

7 刘祥英;;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特点探析[J];华章;2011年18期

8 陈成文;邓婷;;就业援助: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回建东;;英国新工党就业政策改革的背景[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7期

10 朱红娟;谢敏;;英国青年培训计划简介[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琼;美国退役军人教育援助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曹景文;美国的二战退伍兵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立法与职业教育[D];河北大学;2004年

4 米新丽;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4年

5 邓文谦;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郭良伦;近代早期英国贫民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荣璐;二战后英国职业培训政策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叶碧英;当代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侯冰然;英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改革及其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覃薇;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1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81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