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母三迁”看宋代母教问题
本文关键词:从“孟母三迁”看宋代母教问题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母教,也就是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人子少时,与母最亲,举动善恶,父或不能知,母则无不知之。
【作者单位】: 四川理工学院;
【关键词】: 宋代 母教 方法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对我国后世的文化影响非常大,被称为“亚圣”。“孟母三迁”讲的是在孟子小的时候,其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母亲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断地改变其成长的环境,搬了3次家。第一次的时候,他们居住在墓地的旁边,孟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鹏;;宋代东莱吕氏家族母教探微[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朱倩;;宋代的母训与家庭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群;;中国传统母教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梅;;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4期
2 王启慧;母教刍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3 王伟萍;;试论中国传统的母教观[J];管子学刊;2011年01期
4 邢铁;试论“宋型家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周东明;《习算纲目》与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6 葛彬;论传统“母训文化”与家庭美德的“爱幼”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7期
7 王吉利;;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1期
8 陈一梅;;刘向更名的原因和用意[J];华夏文化;2005年04期
9 王伟萍;;中国传统的母教与父教[J];运城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程民生;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J];浙江学刊;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日金;;微笑的母亲[J];现代家教;1996年11期
2 杨乐乐;母亲[J];家教博览;2003年09期
3 林芷茵;;苏东坡的母亲[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1998年Z1期
4 项觉修;李继忱;;母亲缀话[J];家长;1999年02期
5 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隆汉 ,胡花;愿为人母者皆如朱木兰[J];人事与人才;2001年03期
7 薛琴;关于企业培训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王宇;关于电大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的思考[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陈玲玲;成人高招历史复习的特点及方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燕敏;;母亲与儿子[J];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粱桂华;;如何培养听障儿童的注意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郭加;;学龄期听障学生语言训练的策略与方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周丽娟;;家教的智慧[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年
4 赖春芳;;给单亲家庭学生更多一点关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李红英;;特别的教育使刘歆的路越走越宽[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初源芳;;第二十三讲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与孩子共同成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7 张晓平;;和谐家庭从提高情商开始[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8 张思宁;;第十三讲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9 郭学禹;范树成;;父爱与育儿[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10 李芙蓉;;浅析在家庭关系中父爱对孩子性格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加叶;当“青春期”遭遇“更年期”[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罗子;母亲给出的答案[N];无锡日报;2007年
3 陶继新;有出息的好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马健;为什么儿子想做女人[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闻慧;惩罚也能变得温馨起来[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邹安川;种下感恩的种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青岛市关工委 提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N];中国老年报;2007年
8 解旭华;有一种爱,我们这样言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本报通讯员 施芙萱 本报记者 张璐;现代母亲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N];南京日报;2007年
10 伊联妇联 供稿;给孩子一生的支撑[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宁;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意义及制约因素的初步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璐;攻击型教养方式的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晴;高中生母子人格与母子沟通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陆文婧;上海、釜山两地幼儿关系自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翟秀军;母亲的批评/表扬类型及其与幼儿成就动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安欣;大连市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淑兰;父母惩戒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同雪莉;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海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2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8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