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剖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特点

发布时间:2017-08-16 08:34

  本文关键词:剖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曾国藩 家庭 教育 特点 思想


【摘要】: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含了协调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克勤克俭居家、礼仪荣辱、明理学习等方面,以达到教育兄弟后人志存高远、光宗耀祖的目的。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曾国藩 家庭 教育 特点 思想
【分类号】:K252;G78
【正文快照】: 曾国藩是我国清朝著名的历史人物,长期以来,对于曾国藩的研究与讨论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话题,因而对于曾国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当时的曾国藩所代表的是腐朽的清朝势力,然而,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与研究,应该从全面的、多方位的角度出发,而不能够仅仅局限在特定历史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严俊杰;黄正泉;;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2 杨曼英;;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其渊源探析[J];船山学刊;2009年03期

3 戴素芳;曾国藩家庭德教理念及其现代审视[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文丽;浅析曾国藩的理想人格[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袁锴;曾国藩的道德教育观[J];求索;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玉明;肖芳林;;曾国藩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求索;2007年06期

2 刘丛;;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J];兰台世界;2012年09期

3 张红燕;;桐城派德育观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4 王丹;刘明良;;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文史博览(理论);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国荣;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D];湖南大学;2008年

3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杨涛;曾国藩儒学士大夫人格探析[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影;论曾国藩的“内圣外王”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段瑞芬;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德勇;《曾国藩家书》主体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卓晓虹;曾国藩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浩;曾国藩仕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小杰;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颖;地域文化与家族教育的互动[D];河北大学;2013年

9 何琴;论曾国藩的行政人格[D];南昌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泽应;论儒家伦理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齐鲁学刊;2001年03期

2 王佩良;;曾国藩家教思想探源[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涛;;曾国藩用人有道[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11期

2 佚名;;曾国藩的用兵之道[J];当代军事文摘;2006年08期

3 曹建英;曾国藩不知民族大义?——与刘乐扬先生商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4 施达青;尊孔卖国的曾国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5 朱东安;评曾国藩在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J];求索;1988年01期

6 周一谋;曾国藩与《曾文正公全集》[J];家庭医学;1998年13期

7 马啸;试论曾国藩人才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J];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02期

8 曾国藩 ,曾道解;曾国藩十二策治人治国金典[J];决策探索;2005年09期

9 曾国藩;曾国藩十二策治人治国金典[J];决策探索;2005年10期

10 祝小潭;;我观曾国藩[J];文史天地;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若宁;;曾国藩廉政文化初探[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刘大治;;沈葆桢与曾国藩[A];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沈葆桢巡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高虹;沈汉炎;钟南;;从《曾国藩全集》的出版看首席编辑的编辑力[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姚文胜;;曾国藩人格初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汪磊;;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探微[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红燃;;论曾国藩领导力的建立与应用[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贾熟村;龙盛运;;袁甲三与临淮军[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8 柳岳梅;许全胜;;陈宝箴遗文(续)[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9 贾小叶;;督抚与晚清文化变革之决策[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贾小叶;;理势之辨与战和之争——试论1840~1885年问地方督抚的战和观[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双峰县委书记 李大剑邋双峰县人民政府县长 彭爱华;富厚双峰 深远流长[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纪瑾;“非典型清官”的正面和侧面[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通讯员 左都建 龙德;“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成立[N];湖南日报;2010年

4 朱汉民 吴国荣;学治贯通 汉宋兼综[N];光明日报;2007年

5 徐水涯;蒋介石对曾国藩的一点继承[N];北京日报;2003年

6 记者 曾西林;唐浩明在郴评析“曾国藩湘军治军方略”[N];郴州日报;2009年

7 雪珥;蝴蝶飞飞曾国藩[N];中国经营报;2010年

8 张洪彬;晚清的道德失落及其后果[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朱金泰;史笔不是描眉笔[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张俊录;曾国藩抄存丢失奏折[N];中国档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国荣;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D];湖南大学;2008年

3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涛;清军火器、军制与战争[D];复旦大学;2007年

5 房政;中国现代国家的型构1842~1953[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波;左宗棠军事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彭昊;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年

8 郭剑鸣;晚清绅士与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识权力化整合模式为路径[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雷;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纪振奇;清军江南大营研究(1853—1860)[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欢孙;咸同年间地方督抚权力的演变[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彭小舟;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学;2001年

3 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与中国近代化[D];中南大学;2004年

4 秦熠;承先与启后[D];安徽大学;2005年

5 李红;晚晴“以礼代理”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芳;曾国藩对两淮盐务治理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文瑶;曾国藩与中国科技近代化[D];湘潭大学;2007年

8 辛松;曾国藩科技思想探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孙德强;曾国藩人生修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德勇;《曾国藩家书》主体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8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