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青岛市农民农技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2:14

  本文关键词:青岛市农民农技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技培训 logistic回归模型 经费来源 培训推广体系


【摘要】:高素质的农民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基石,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培育有文化、懂生产、会经营、爱创新的新型高素质农民。农民农技培训问题对培育高素质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国内外农技培训的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依据农村人力资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立足于青岛市农技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介绍了青岛地区农技培训工作的需求情况、培训的形式与内容、培训的经费供给、市政府对农技培训工作扶持与实施情况。通过走访调研青岛市下属11个乡镇,,获取152份有效数据,对农民农技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合研究目的选取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采集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农民对培训费用的承担及农民对培训内容的选择对农民参与农技培训意愿的影响显著,其中受教育年限与农民农技培训意愿正相关,其余两项与农民农技培训意愿负相关。 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提高青岛市农技培训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减轻农民培训的经费负担,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一是加强教育培训观念,提升农民自身的素质水平。从农民教育培训角度和政府、社会组织实施教育培训角度两方面出发,加强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通过不断地沟通、反馈、调整以实现培训的长期性和有效性。二是增加培训财政支出,减轻农民参与培训的经济负担。文章从政府主导、社会扶持、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农技培训经费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使用混乱等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三是完善培训推广体系,提高培训成果的转化能力。笔者根据文章第三部分青岛市农技培训工作开展实施情况的初步分析,提出应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农技推广事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方面完善健全现有的农技培训推广体系,提高青岛市农业科技含量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技培训 logistic回归模型 经费来源 培训推广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4
  • 1.2.1 国内研究动态12-13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3-14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4-15
  • 1.3.1 研究目的14-15
  • 1.3.2 研究意义15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5-17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
  • 1.4.3 论文创新之处16-17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7-20
  • 2.1 相关概念17
  • 2.1.1 农民的界定17
  • 2.1.2 农业技术培训的概念17
  • 2.2 理论基础17-20
  • 2.2.1 人力资本理论17-18
  • 2.2.2 需要层次理论18
  • 2.2.3 计划行为理论18-20
  • 3 青岛市农民农技培训的现状分析20-29
  • 3.1 农民的素质状况20-21
  • 3.2 培训的需求情况21-22
  • 3.3 培训的形式、途径与内容22-25
  • 3.4 培训的经费供给25-26
  • 3.5 政府督导下青岛市农技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26-29
  • 4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29-32
  • 4.1 数据来源29
  • 4.2 样本基本特征29-32
  • 4.2.1 个人变量特征29-30
  • 4.2.2 家庭变量特征30
  • 4.2.3 培训变量特征30-32
  • 5 模型与变量32-36
  • 5.1 变量选择32
  • 5.2 实证分析的研究假说32-34
  • 5.3 模型设定34-36
  • 5.3.1 logistic回归模型34
  • 5.3.2 分析方法设定34-36
  • 6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36-41
  • 6.1 计量检验36-39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36-37
  • 6.1.2 logistic回归分析37-39
  • 6.2 结果分析39-41
  • 7 政策建议41-46
  • 7.1 加强教育培训观念,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水平41
  • 7.2 增加财政培训支出,减轻农民培训的经济负担41-43
  • 7.2.1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培训经费42
  • 7.2.2 依托社会力量,补充培训资金42
  • 7.2.3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共同赢利42-43
  • 7.3 完善农技培训体系,提高培训成果的转化能力43-46
  • 7.3.1 农技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新体系建设势在必行43-44
  • 7.3.2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科学发展农技推广事业44
  • 7.3.3 拓宽推广服务领域,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4-46
  • 8 结论与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一:青岛市农业技术培训推广服务需求情况调查问卷49-51
  • 附录二:农技培训资金来源的相关政策和法规51-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国选;莫当“广告老师”[J];农村成人教育;2000年11期

2 吾斯曼·斯迪克,托合提·沙比尔;如何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实践能力[J];新疆农业科技;2002年S1期

3 孙建密;凤阳县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农技人员[J];安徽教育;1984年07期

4 章新宗;;我的酸甜苦辣——一个基层农技人员的自述[J];社会;1990年09期

5 刘碧堂;阳东青;余德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6 ;使用农技校学员“五优先”[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7 孟庆涛;;试论基层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0期

8 ;农业研究与推广[J];中国农业教育;1995年04期

9 熊亚明;农技人员要立足专业致富[J];致富之友;1996年05期

10 陈致庆;农技人员应及时“充电”[J];乡镇论坛;199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孟宇;邓启玲;;云南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实践与研究[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兆康;毛国忠;陆惠斌;;关于提高农技人员素质与增强农技实力的思索与探讨[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3 姜海波;;哈尔滨市农民技能学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4 吕荣旭;王立红;张玉芳;孟晓英;刘奇勇;;浅谈德州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5 唐厚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程快生;;牵手联姻 让农技与农民“零距离”——破解农技员与农户“最后一公里”障碍的建议[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7 耿显连;;关于现代农业对科技的依赖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的矛盾问题与对策[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王振如;宋丽润;;农业现代化和建立健全农民培训管理体系的研究[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9 钱旺;;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 开创农技服务新局面——咸安区改革乡镇农技服务体制的情况[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老骥伏枥 志在“三农”——《“三实”农技》办刊记实[A];中国老科协第二次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金康;农技队伍后继乏人令人忧[N];宁波日报;2007年

2 郭震 高智虹;双望镇农技人员先尝“螃蟹”[N];秦皇岛日报;2007年

3 骆玲利;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N];农民日报;2007年

4 刘宇洪;千名农技人员下乡促春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5 记者 曹茸;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冬季大培训即将展开[N];农民日报;2008年

6 特约记者 程荣东 通讯员 吴坤平;安陆时兴合种“科技田”[N];孝感日报;2009年

7 窦占伟;“科技红包”成为河曲县沙坪农民的“活财神”[N];忻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媛媛;基层农技站盼“输血”[N];黄石日报;2010年

9 贾乙;百余农技员下乡包村包田块[N];宜兴日报;2010年

10 剑英 红梅 领山 伟强;永年农民给农技人员打分[N];河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6年

2 吴连玉;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朱方长;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制度设计[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吴小颖;福建省农民培训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郝婷;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周青年;信息传递视角下的国家惠农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雅伟;青岛市农民农技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屈迪;基于农户视角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智;农技人员推广行为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会慧;浙江省农民培训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5 张娇;安徽省安庆市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6 韩军利;宝鸡市农民培训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力;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崔海浪;昆明市五华区农民科技教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刘萧;商丘市睢阳区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侯小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民的科技培训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8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98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