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论民族院校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缺位”与“复位”

发布时间:2017-08-28 19:09

  本文关键词:论民族院校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缺位”与“复位”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院校 教师 隐性课程


【摘要】: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在的影响,在隐性课程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民族院校教师在建设和引领隐性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民族院校存在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缺位"现象。应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宣传多元文化教育,培训考核教师以提升教师素养,出台奖惩制度促进教师对隐性课程建设的参与,以此实现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复位",更好发挥民族院校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人事处;
【关键词】民族院校 教师 隐性课程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高校隐形课程研究——以五所民族高校为例”(项目编号:DMA1103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5.1
【正文快照】: 一、民族院校教师在隐性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民族院校是以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重任、以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构成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和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莉莉;刘茜;;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多元文化教育的诉求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凡丽;;论少数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席蔚华;美国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师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珍;创新发展:民族院校的选择[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2 郎青;民族院校开展远程教育的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3 王健;我国民族院校发展状况及对策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4 马志强;民族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邓光瑜,陈建党,陈世华;计算机在民族院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6 李继兵;市场经济中的民族院校德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7 张昆,,李天德,崔百宁;民族院校电磁学实验教学之浅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马麒麟;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探索民族院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3期

9 图道多吉;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智力支持──写在江泽民总书记为全国民族院校题词发表之际[J];中国民族;2001年07期

10 高瑞;追求综合实力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民族;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刚;隋惠权;王振;覃丽坤;高凌霞;;民族院校土木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李芳青;;应用价值工程与提高民族院校的功能价值[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4 康龙丽;;民族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5 王维波;;网络环境下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实验研究操作方案[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康俊;;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 努力办好自然科学学报[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7 杨放;何江川;蒙昌勇;伍小花;;全国五所民族院校十七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子分析[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李梅;陈亚飞;;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班新生入学适应性问题的调查研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朴文一;;序一[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乔世明;;民族院校环境法教学实务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2 ;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N];人民日报;2000年

3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余梓东;民族院校科研工作:着眼国计为民生[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陈立鹏;准确定位:民族院校发展的前提[N];光明日报;2009年

6 夏静;民族院校负责人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闵信;国家发改委将安排资金 支持民族院校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周仕兴;全国民族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9 俸兰;委属民族院校在改革创新中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杨胜才;发挥特色:民族院校立校创业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7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露;民族院校学科群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姚金雨;我国民族院校国际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贤迪;生态位理论下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杨;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闫豫;民族院校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6 余易文;民族院校学习性投入调查[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胡俊;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8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向薇玮;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49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49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