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训 博弈分析 治理能力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之间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结果表明,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最根本是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发挥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宏观上完善职业教育法、建立职业院校进入和退出机制、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微观上让多元主体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多中心治理能力、健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中政府调节监控能力。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训 博弈分析 治理能力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开发实证研究”(12XRK004) 2013年度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基于Logistic模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实效性研究”(131224)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1]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乡统筹最好的结合点,是城乡统筹最大的利益群体,也是实现城乡统筹最大的难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质上就是提升人力资本存量,造就我国新一代的产业工人。激励更多新生代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于志晶;李新发;;鲁昕:要强化职业教育公益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3 赖涪林;付春;肖升生;;农民工教育培训参与主体的博弈与抉择分析[J];唯实;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亚兰;李志祥;;研究型大学筹措办学资金的思路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罗德红;;创生中国教育学派的知行互建之路——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学校变革理论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3 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4 张蕖;;试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构建路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9期
5 肖荣璐;;基于公益性责任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7期
6 杜奎;;物流专业三元制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践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S1期
7 王东强;田书芹;;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创新:重庆经验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9期
8 朱少芳;;校本管理与强化院系管理职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陈剑旄;;党委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实现机制探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盛继生;吕柯;庄晓龙;;论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莉红;;学校竞争力的概念及其经济学解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树峰;宏观教育政策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霍兵勇;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动力参数识别和损伤诊断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培东;我国成人教育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之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春燕;高校教师淘汰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吴庆琳;完善中小学校长“党政一肩挑”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敦淑;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云;宁波现代国际港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7 姜军安;JA教育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嘉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浩斌;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思慧;;新生代农民工在想些什么[J];同舟共进;2010年05期
2 ;走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J];生意通;2010年04期
3 张铁军;孟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新东方;2010年02期
4 孙瑞灼;;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05期
5 张远秀;孔利;;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角度看民工荒问题[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6 张立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途径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7 李茜;;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的自身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13期
8 本刊编辑部;;新生代农民工素描[J];现代人才;2010年01期
9 程亚文;;新生代农民工节后的出路[J];现代人才;2010年01期
10 朱四倍;;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想能照亮现实吗[J];观察与思考;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颜敏丹;“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观接近大学生[N];台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田新元;“新生代农民工”心在哪里安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早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用制度建设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进城[N];东方早报;2010年
4 河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秘书长、省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蔡树峰;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N];河南日报;2010年
5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城市化取向[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海涛 王腾飞 李丽颖;让新生代农民工跨越城乡鸿沟[N];农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新生代农民工最需要保障与身份认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本报财经评论员 刘伟;“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政策视野[N];深圳商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经济学系副主任 高帆;当“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务工主体[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何宗渝 黄深钢 雷敏;新生代农民工也给中国带来新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柳延恒;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昱;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霞;新生代农民工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肖亚鑫;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赵连圣;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协调压力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田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芳;返乡相亲: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择偶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状况及融入路径探讨[D];兰州大学;2011年
7 牟增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耿昕;社会排斥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时艳敏;新生代农民工道德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伍敏;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缺失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6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4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