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4:12
本文关键词:社会故事对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交往缺陷、沟通障碍与刻板性重复行为,这些对儿童自身发展影响非常大,其中社会交往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而同伴交往障碍又是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中的核心问题。同伴交往能力低下,对其心理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教给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技巧,提高其同伴交往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社会故事教学干预的实施提高自闭症儿童与同伴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效探讨,结合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很多,其中社会故事在世界范围内较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编制和个案需求相符合的社会故事,指导自闭症儿童在研究者创设的同伴交往情境和真实的学校同伴互动情境中,发展出适当的同伴交往技巧,提高同伴交往能力。本研究整个实验在“杭州健康实验学校”进行,选取2名年龄相仿的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即A(基线期)-B(干预期1)-A(倒返期)-B(干预期2)设计,根据他们在同伴交往方面的共同缺陷编制社会故事,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打招呼、说谢谢、说对不起)和请求帮助的行为,经过40天的干预训练,研究者通过观察数据处理分析和研究对象前后变化反馈得到结论:(1)社会故事法改善了2名自闭症儿童与同伴打招呼、说谢谢、对不起和请用帮助的使用。(2)社会故事干预效果在干预结束后能够保持,有一定的维持和泛化效果,不同目标行为行为之间的维持效果具有差异性。(3)影响社会故事干预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成效的因素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因素。积极因素包括被试所选择的目标行为的特点和将社会故事和其它教学策略结合使用。消极因素包括: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同伴互动缺乏和目标行为的出现所需要的社会情境缺乏。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 社会故事 同伴交往 干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6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4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3-14
- 1.2.2 实践意义14
- 2 文献综述14-24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4-15
- 2.1.1 自闭症概念的界定14
- 2.1.2 社会故事的界定14-15
- 2.1.3 同伴交往能力的定义15
- 2.2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15-19
- 2.2.1 自闭症的成因15-17
- 2.2.2 自闭症的有效干预方法17-19
- 2.3 自闭症儿童与同伴交往现状及原因分析19-20
- 2.3.1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19
- 2.3.2 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19-20
- 2.3.3 同伴交往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意义20
- 2.4 社会故事法与在闭症儿童教育中的运用20-24
- 2.4.1 社会故事的特质20-21
- 2.4.2 社会故事的基本格式与编写原则21-22
- 2.4.3 社会故事的操作原则22
- 2.4.4 社会故事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应用22-24
- 2.5 社会故事法干预自闭症儿童同伴交往现状的思考与展望24
- 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24-34
- 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24-25
- 3.1.1 研究目标24-25
- 3.1.2 研究假设25
- 3.2 研究方法25-34
- 3.2.1 研究对象25-26
- 3.2.2 确定目标行为26-27
- 3.2.3 研究工具27-30
- 3.2.4 研究理念30-32
- 3.2.5 研究程序32
- 3.2.6 研究技术路线32
- 3.2.7 研究数据的处理32-34
- 4 社会故事的具体实施34-41
- 4.1 方法的要求34-35
- 4.2 实施的要求35-36
- 4.2.1 人员的要求35
- 4.2.2 阶段的要求35-36
- 4.2.3 环境的要求36
- 4.3 训练内容36-41
- 4.3.1 时间安排36-37
- 4.3.2 训练内容37-41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41-61
- 5.1 观察者间一致性信度41-42
- 5.2 对目标行为的图表分析与目视分析42-54
- 5.2.1 目标行为之打招呼的图表分析与目视分析结果43-46
- 5.2.2 目标行为之谢谢的图表分析与目视分析46-49
- 5.2.3 目标行为之对不起的图表分析与目视分析49-52
- 5.2.4 目标行为之请求帮助的图表分析与目视分析52-54
- 5.3 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前后测差异比较54-56
- 5.4 对研究被试的目标行为的质性描述56-58
- 5.4.1 对被试A的四个目标行为的质性描述56-57
- 5.4.2 对被试B的四个目标行为的质性描述57-58
- 5.5 综合讨论58-61
- 5.5.1 社会故事的干预成效58-59
- 5.5.2 社会故事干预后的维持效果59
- 5.5.3 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59-61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61-63
- 6.1 研究结论61-62
- 6.2 研究局限62-63
- 6.2.1 干预研究社会效度的局限性62
- 6.2.2 社会故事内容的局限性62
- 6.2.3 社会故事干预实施时间的局限性62-63
- 7 建议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本68-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凌燕,肖非;从知觉生态理论看自闭症的发生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2 戴旭芳;;自闭症的病因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3期
3 江琴娣;陈优;;关于上海市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就学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4 尤娜;杨广学;;自闭症诊断与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7期
5 林云强;秦e,
本文编号:971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7108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