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还说”的共时词汇化状态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7 17:34

  本文关键词:“还说”的共时词汇化状态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还说 词汇化 语法化 话语标记


【摘要】: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存在着三个"还说",分别是动词短语"还说1"、连词"还说2"和话语标记"还说3"。三个"还说"的基本形式相同,但是在重音模式、内部结构、句法位置和语用功能上却各具特点,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三个"还说"的讨论,刻画出现代汉语共时平面"还说"词汇化的全貌,以期对"还说"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还说 词汇化 语法化 话语标记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存在着三个“还说”,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同,但是底层结构、语音特点、句法位置以及语用功能却各不相同。笔者将共时平面上存在着的三个“还说”分别标记为短语结构的“还说1”、连词“还说2”、话语标记“还说3”。本文拟从三个“还说“的内部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3 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娜;概念参照视点:语篇指称解释的认知思路[J];外语学刊;2005年05期

2 王天华;;复述话语语用策略中的可证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3期

3 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李丛禾;;感叹词的认知理据和语用功能探究[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5 陈新仁;;“转喻”指称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6 房红梅;马玉蕾;;言据性·主观性·主观化[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7 朱炜;;隐喻的主观性与阅读位置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8年06期

8 许家金;;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9 唐燕玲;;疑问词的语法化机制和特征[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10 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根;赵军;;中文褒贬义词语倾向性的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全升;姚天f ;黄高辉;刘军;宋鸿彦;;汉语意见型主观性文本类型体系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霄军;;主观性语义特征及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9 朱晓凤;;“一般说来”的语用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雷梦婕;;“VP的/为好”结构前副词分布初探[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莫启扬;语言中的时间性及其操作[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恩;;汉字“好”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3 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4 胡壮麟;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现代外语;2003年01期

5 冯光武;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4年01期

6 高增霞;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完了”[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7 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年05期

8 刘丽艳;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9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J];语言科学;2005年02期

10 陈振宇;朴珉秀;;话语标记“你看”、“我看”与现实情态[J];语言科学;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5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5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