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多音字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7:00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多音字教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汉语教学 多音字


【摘要】: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汉语的多音字教学是教学内容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对外国留学生而言,也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学校内容。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与策略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多音字的学习效果,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当前的汉语多音字的具体分类与特点入手,探讨其具体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语教学 多音字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引言对于很多刚刚接触对外汉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而言,汉语的字正腔圆让他们感受到了象形文字背后的巨大的语言魅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会开始发现,汉语的学习其实没有那么简单,除了与他们的母语不同的语法体系外,汉字的发音让他们不知所措,很多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沅湘;多音字的语文教学应用角度考察及“以字为本”原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王俊霞;刘云汉;;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汉语学报;2007年01期

4 王俊霞,刘云汉;关于多音字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周健;廖暑业;;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敏;;韩国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材及教学研究综述[J];才智;2010年24期

2 朱志平;马思宇;;“句本位”观与基础阶段汉语教学——写于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3 赵贤德;冯寿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范围应进一步扩大[J];辞书研究;2012年03期

4 赵贤德;李申霞;;成语中异读词辨读的现状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5 赵贤德;郭晓阳;;论汉语成语中异读词读音单音化倾向[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6期

6 赵贤德;万莹;;关于破读音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方环海;;语言知识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的编写策略[J];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0期

8 马杜娟;;国别化汉语教材练习编写初探[J];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0期

9 董于雯;;汉语常用双音节词语义透明度研究——兼论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10 吴泽顺;;汉魏时期同义并列双音词的衍生模式——以高诱注中的音训词为例[J];古汉语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孟素;汉英成语对比及其跨文化对话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轶;情感类同义词素并列式复合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杜晶晶;对外汉语教材的核心词汇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许艳华;面向汉语二语教学的常用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连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艳青;面向汉语拼音自动标注的现代汉语多音字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刘春丽;汉语多音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4 张莉霞;从《现代汉语词典》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比较看多音误读现象[D];西北大学;2007年

5 吕建凤;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丹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读音考察[D];河北大学;2007年

7 李玮琳;对外汉语同音词、多义词、多音词教学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清;中文文—语转换系统中多音字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丁萍;外国留学生多音字读音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艳艳;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多音字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平;作为应用语言学分支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许威汉;论汉语词汇体系[J];古汉语研究;1989年04期

3 张德继,孙宏宇;现代汉语多音字的规范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陈贤纯;;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教学改革构想——词语的集中强化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04期

5 王又民;;中外学生词汇和汉字学习对比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6 桂诗春;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7 贾林祥;新联结主义产生的心理学背景[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8 张积家,彭聃龄,张厚粲;分类过程中汉字的语义提取(Ⅱ)[J];心理学报;1991年02期

9 彭聃龄,丁国盛,王春茂,MarcusTaft,朱晓平;汉语逆序词的加工─—词素在词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10 彭聃龄,,李燕平,刘志忠;重复启动条件下中文双字词的识别[J];心理学报;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雨;;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2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9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10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中外合作编写对外汉语新教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对外汉语推广要有市场化意识[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放慢开设热门专业的脚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就业出口变窄,困扰对外汉语毕业生[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北大将大力培养对外汉语人才[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站在对外汉语出版的最前沿[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让汉语走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2006新趋向[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3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53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