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7-10-21 21:50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新思路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声调 认知模式 淡化声调教学


【摘要】: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声调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但目前来看,声调教学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研究和应用相脱节的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认知的角度分析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时可能使用的认知模式,提出"淡化声调教学"的新设想。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 声调 认知模式 淡化声调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至今,声调教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不论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教师还是进行对外汉语研究工作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声调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遗憾的是,对于声调教学,我们至今没有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思想上的重视和教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敏;日本人学汉语中的声调语调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3 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4 刘艺;;日韩学生的汉语声调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5 桂明超;杨吉春;;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6 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7 吴门吉;胡明光;;越南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溯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8 余瑾,王华;尼泊尔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张虹;;日本学生双音节词轻声偏误及习得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许诺;;婴儿如何从成人语言输入中识别普通话声调类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夏霜霜;;对外汉语听力训练方法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杨豆豆;;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声调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赵欣;;对外汉语声调教学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尹秀娟;;近十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徐晶凝;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何丽静,王阳;论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声调”的纠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魏小红;;上声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10 彭宣维;音系组织的语篇特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张彦;;德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王功平;;印尼留学生普通话平/翘舌辅音发音与元音关系[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梅丽;;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塞擦音知觉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姢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张建强;;PSC与语流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倩;曹文;;日本学生汉语单字调的阳平与上声[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史静儿;;试论对比分析法对语际迁移的预测能力——以泰国学习者的汉语双音节声调协同发音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微;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麟;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桂朴成(Supachai Jeangjai);汉泰熟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方逸飞;汉西语音对比以及针对西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邓秀芬;印尼棉兰华裔和非华裔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5 朴秀晋;韩国初级汉语自学教材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路;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顺序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桂生;英语国家学生母语文化迁移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明东;两套泰国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露;汉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丽丽;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声调识别及发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杨琴;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难音及对策[J];南开学报;1998年03期

3 姜晓红;关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一些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培元;;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1期

5 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3期

6 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2期

7 桂明超;杨吉春;;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干扰[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8 王韫佳;李吉梅;;建立汉语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基本设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1期

9 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2期

10 王安红,陈明,吕士楠;基于言语数据库的汉语音高下倾现象研究[J];声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2 陈光磊;21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3 郭振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4期

4 张燕;朗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5 王路江,曲德林;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05期

6 李春红;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动词偏误[J];八桂侨刊;2004年04期

7 肖莉;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修辞学习;2004年05期

8 陈岩;赵宏;;习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10 徐文静;词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J];语文学刊;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媛;;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探索——以量词“串”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吴彩霞;;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艳君;;西方礼貌理论的文化阐述及其认知模式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刘巍;;中文电影在对外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邓微天;;口译认知模式与口译员的中立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新国;;隐喻,文化的映射——论社会文化对隐喻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田延明;;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朱晓军;;量词分类小议----兼谈“量词”英译问题及英汉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邱亲仁;;双语心理词库构建新型对外汉语双语学习词典[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向对外汉语老师致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庆君;对外汉语专业的母语之忧[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陈道龙 郑全庆;是热门专业,还是虚火夹生饭[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晖;让汉语文化走向世界[N];无锡日报;2009年

5 徐维彬;我国全面加强汉语国际推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7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本报实习生 顾婧 记者  陆静斐;课上热烈讨论 论文“超额”完成[N];文汇报;2006年

9 记者 李启昌 吴晓燕 杨昕雨;云师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泰国搭建“汉语桥”[N];云南日报;2006年

10 盛文杰;汉语热舞中文文教产业热气飙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龙;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块构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郑敏惠;古代书画审美语素“气”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美玲;对外汉语文化语用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宇弘;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8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邓杉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案例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姣;语境理论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D];云南大学;2010年

2 田志华;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与HSK(高等)难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晓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浅议[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马宁;对外汉语课堂话轮转换中的语用标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慧芬;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刚;典型因果复句关系标记在对外汉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在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对外汉语语境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陈俊男;两岸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选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刘佳莹;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吉英;对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思考[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5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75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f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