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实践性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1 23:02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课程的实践性模式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语法教学课程的目的不是单纯教授语法,而是通过教授语法进而应用于交际,所以对外汉语专业语法教学不论是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实施的方法都应该凸显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从这三方面就对外汉语专业语法教学课程的实践性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作了重点阐释。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文法学院;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
【关键词】对外汉语 语法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基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反思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汉语热”现象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高校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快速发展。多数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既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特色,又适应了目前的人才需求。目前,一些院校对对外汉语专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红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程教学新探——以“2+2”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栾为;;独立学院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构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周洁;;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1年04期

4 赵瑾;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之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孙艳丽;;民办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0年18期

6 刘若云;林柱;;汉语课堂教学录像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丁存越;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贾奉宽;;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3 侯懿玲;;浅谈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吴璇;;疑问代词“什么”向感叹标记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王硕;;简析词与短语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李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方法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王丹妮;;从语体角度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2年03期

8 封帆;;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初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吴海娟;;读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献疑[J];大家;2010年11期

10 戴丽芳;;印尼留学生复合趋向补语偏误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燕萍;;浅析现代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婷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听力教学语法讲解技巧、习题设计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正刚;英汉基本颜色词跨范畴现象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管春林;汉英否定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Thea Sairine Wong(张赛英);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冯金娥;越南汉语口语教学顺序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朱晓丽;初级儿童英语读物中句元语义角色知识的英汉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萍;;调整就业心态 转变就业观念——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2期

2 何婷婷;;浅谈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1期

3 熊素娟;石诗;;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探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4 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5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与方法问题[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6 李晓琪;章欣;;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7 詹向红;;对外汉语专业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6期

8 马遂莲;;独立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与实践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9 吕文华;;关于中高级阶段汉语语法教学的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02期

10 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勤;兼容·实用·规范——《汉语语法教学论纲》读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谢耀基;汉语语法欧化综述[J];语文研究;2001年01期

3 钱进;披沙拣金 高树一帜——评朱林清《汉语语法研究史》[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4 申小龙;汉语语法的“虚”和“实”[J];汉字文化;2002年02期

5 钟敏;;十年一剑——《汉语语法研究史》读后[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6 张光军;大胆的尝试 科学的总结——读《朝汉语语法对比》[J];汉语学习;2004年02期

7 陈默;字本位理论和汉语语法的研究策略[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王永德;汉语语法习得异同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李明;;第二届汉语语法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10 徐正考;;汉语语法史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华夏文化论坛;2006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红录;周静;;古汉语语法和语序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古丽加米拉·沙依提;;浅谈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法过程中所面对的难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段满福;;从《汉语语法论》两个版本看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的变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黄仁发;;初中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的某些思维特征[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5 王定芳;;图解法析句研讨——兼论国内流行的语法分析方法[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孟繁华;;那两根长长的辫子[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香港岭南大学 田小琳;吕叔湘先生辩证的发展汉语语法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姚莉;汉语语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朱俊玄;意义与形式内外结合[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家范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 复旦大学中文教授 申小龙;追慕学术先贤治学风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5 胜寒;从“斑鸠的故事”说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莉;“广义形态”说在汉语语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D];新疆大学;2008年

2 梁爱梅;在华印尼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辨正能力的培养[D];河北大学;2014年

3 柏寒夕;20世纪初德国在华传教士赫德明《汉语语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艳敏;高师古代汉语语法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忠艳;《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量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溪;《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受事主语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丽娜;空间因素对汉语语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必善;20世纪90年代三部汉语语法通史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明明;词汇—语法视角下汉语语法的细颗粒度描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魏威;蒙古族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5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75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4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