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五组近义语气副词辨析
发布时间:2017-10-22 01:00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五组近义语气副词辨析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近义语气副词更是留学生容易出现偏误的地方,因为它们在语义、语用、句法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如果不详尽分析很难正确地使用。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五组近义语气副词进行辨析,它们分别是:“实在”和“确实”、“明明”和“分明”、“幸亏”和“好在”、“毕竟”、“到底”和“终究”以及“不免”、“难免”和“未免”。全文共由六章组成。前五章对这五组词分别进行辨析,从语义、语用、句法三方面探究每组词的异同,并对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研究,分析偏误的原因。最后一章根据辨析的结果,针对偏误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以一组近义语气副词“幸亏”与“好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气副词 偏误分析 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4
- 第一章 “实在”与“确实”辨析14-25
- 第一节“实在”与“确实”语义比较14-16
- 一、“实在”的语义14
- 二、“确实”的语义14
- 三、“实在”与“确实”的语义联系与区别14-16
- 第二节 “实在”与“确实”句法比较16-18
- 一、“实在”与“确实”的句法位置16-17
- 二、“实在”与“确实”的句类选择17-18
- 第三节 “实在”与“确实”语用比较18-19
- 一、“实在”用于当面表明自己的内心感受18-19
- 二、“实在”和“确实”出现的文体不同19
- 第四节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19-25
- 一、偏误类型19-21
- 二、偏误原因21-25
- 第二章 “明明”与“分明”辨析25-34
- 第一节 “明明”与“分明”语义比较25-27
- 一、“明明”的语义25-26
- 二、“分明”的语义26
- 三、“明明”与“分明”的语义联系与区别26-27
- 第二节 “明明”与“分明”句法功能比较27-29
- 一、“明明”与“分明”句法特征比较27-28
- 二、“明明”与“分明”句法环境比较28-29
- 三、“明明”与“分明”句类比较29
- 第三节 “明明”与“分明”语用比较29-31
- 一、“明明”与“分明”语气比较29-30
- 二、“明明”与“分明”语体色彩比较30-31
- 第四节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31-34
- 一、偏误类型31-32
- 二、偏误原因32-34
- 第三章 “幸亏”与“好在”辨析34-41
- 第一节 “幸亏”与“好在”语义比较34-35
- 一、“幸亏”的语义34
- 二、“好在”的语义34-35
- 三、“幸亏”与“好在”的语义联系与区别35
- 第二节 “幸亏”与“好在”句法特征比较35-37
- 一、“幸亏”与“好在”句法位置比较35-36
- 二、“幸亏”与“好在”共现成分比较36-37
- 第三节 “幸亏”与“好在”语用比较37-38
- 一、“幸亏”与“好在”语体色彩比较37
- 二、“幸亏”与“好在”语气比较37-38
- 第四节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38-41
- 一、偏误类型38-39
- 二、偏误原因39-41
- 第四章 “毕竟”、“到底”与“终究”辨析41-54
- 第一节 “毕竟”、“到底”与“终究”语义比较41-46
- 一、“毕竟”的语义41-42
- 二、“到底”的语义42
- 三、“终究”的语义42-44
- 四、“毕竟”、“到底”与“终究”的语义联系与区别44-46
- 第二节 “毕竟”、“到底”与“终究”句法功能比较46-49
- 一、“毕竟”、“到底”与“终究”句法形式比较46-48
- 二、“毕竟”、“到底”与“终究”的句类选择48-49
- 第三节 “毕竟”、“到底”与“终究”语用比较49-50
- 一、“毕竟”、“到底”与“终究”语体色彩比较49-50
- 二、“毕竟”、“到底”与“终究”语气比较50
- 第四节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50-54
- 一、偏误类型50-51
- 二、偏误原因51-54
- 第五章 “不免”、“难免”与“未免”辨析54-63
- 第一节 “不免”、“难免”与“未免”语义比较54-56
- 一、“不免”的语义54
- 二、“难免”的语义54-55
- 三、“未免”的语义55
- 四、“不免”、“难免”与“未免”的语义联系与区别55-56
- 第二节 “不免”、“难免”与“未免”句法功能比较56-59
- 一、“不免”、“难免”与“未免”句法结构位置比较56-58
- 二、“不免”、“难免”与“未免”的句类选择58-59
- 第三节 “不免”、“难免”与“未免”语用比较59-60
- 一、“不免”、“难免”与“未免”语体色彩比较59
- 二、“不免”、“难免”与“未免”语气比较59-60
- 第四节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60-63
- 一、偏误类型60-62
- 二、偏误原因62-63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与建议63-73
- 第一节 教材编写63-64
- 一、应注重重现率63
- 二、课后习题设置应多样化63-64
- 第二节 教师教学64-66
- 一、语境教学64-65
- 二、以交际训练为主65-66
- 第三节 学生学习66-68
- 一、活学活用,,举一反三66-67
- 二、对课文充分熟悉67
- 三、加强复习,总结心得67-68
- 第四节 近义语气副词“幸亏”与“好在”的教学设计68-73
- 一、生动有趣地导入知识点68-69
- 二、讲解“幸亏”与“好在”的异同69-71
- 三、“幸亏”与“好在”的操练71-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录一77-81
- 附录二81-91
- 致谢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新雨;语气副词在词类系统中的归属[J];殷都学刊;2003年02期
2 曾艳;从无标和有标的对立谈语气副词的评价性功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齐沪扬;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4 张亚军;语气副词的功能及其词类归属[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开骅;表询问意义的语气副词“岂”、“宁”及其来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6 牛丽亚;;《论衡》新兴语气副词描写[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牛丽亚;;《论衡》四种语气副词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8 齐沪扬;丁婵婵;;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9 杨海峰;;《史记》的语气副词“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栗学英;;《三国志》及裴注中的语气副词“其”[J];语文知识;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晓林;;语气副词“一旦”及其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沈冰;;试析语气副词“并”的语义与语用[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3 宋t熝
本文编号:107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7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