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日本留学生被动句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5 02:28

  本文关键词:日本留学生被动句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被动句 负迁移 偏误分析


【摘要】:被动句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偏误较多的一个句式。日本留学生在学习被动句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对日本留学生学习被动句的偏误进行分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汉语语法,也有利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被动句 负迁移 偏误分析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被动句是用受事作主语的一种特殊的句型,一直被认为是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日本学生受其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在被动句的习得上所产生的偏误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介词的误加、成分的缺漏和否定副词的错序。一、介词的误加介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棠;胡秀梅;;母语负迁移对日本留学生学习语气词“呢”的影响[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S1期

2 蔡绿;苗欣;;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偏误的认知心理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张静静;;跟介词“从”有关的偏误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年02期

4 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5 崔炳善;;韩国学生语句的偏误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6 王晖琼;;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的声母发音偏误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7 王振来;日本留学生学习被动表述的偏误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杨莉莉;;韩国学生汉语词类偏误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1年03期

9 李遐;;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6年03期

10 张为;一种常被忽略的被动句[J];语文学刊;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袁义春;;小学生语言偏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玉婷;;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魏志成;;汉语句型系统的解构与重构提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郁洪千;每周一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文枫;打开语言的窗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高振忠;普通话学习中的 高原期成因及对策[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5 刘永耕;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一例[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6 毕节地区社科联 潘雪;古代汉语句法举要浅析[N];毕节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莲;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Thea Sairine Wong(张赛英);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孔艳;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语篇衔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番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瑶;英汉被动句偏误的对比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郭晓玮;留学生学习汉语被动句的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文玉兰;朝鲜族中小学生“被”字句偏误分析[D];延边大学;2005年

4 陈晨;巴基斯坦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应对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晓燕;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对话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滕红;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副词中的偏误[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金善熙;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依霖;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法常见的四种偏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华;泰国学生关联词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刍议[D];暨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1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091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