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句的篇章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关键词:“别说”句的篇章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关于连词"别说",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别说"复句中两个分句间的语义关系。论文拟从篇章角度分析含"别说"的分句中不同成分的篇章功能。通过着重分析不同成分的指称关系、词汇衔接以及省略和替代等衔接手段,找出"别说"句的篇章特征。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对"别说"句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别说”句概念(一)研究范围现代汉语中的“别说”从分布和功能上来看,有三个:1.“别说1”是由“否定副词+说”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它可以单独充当句子的谓语,表示“不要说、不用说”的意思,如:“算了,算了,你别说了,我不看了,明天我去拉蜂窝煤不就行了!”(刘震云《一地鸡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健;;说“别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2 丁力;反逼“别说”句[J];语言研究;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周有斌;“不是A,就是B”句表述对象的数量及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李国庆;现代汉语的“不是P,也是Q”复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赖玮;李丹;;试论“不论(是)……和”在单句中的功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史丰;;石泉方言中的一组偏正式短语词[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阚洁;;《三遂平妖传》因果复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斐;张虹倩;;“除非”句句式历时演变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8 吴锋文;;面向信息处理的“一标三句式”复句层次关系判定[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9 侯瑞芬;“无论……都……”中“或者”与“还是”的差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春燕;;“介词+小句”结构的功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芸;从SDRT的视角探析汉语话语结构的修辞格式[D];西南大学;2011年
4 舒江波;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复句关系词自动标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向二兰;汉英助动词句法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姣;俄语让步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佳;印尼留学生11类有标转折复句习得顺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艳;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常用篇章衔接手段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灿;现代汉语假设复句语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汪红英;论让步连接成分“固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迎霞;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推论连接成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江亚丽;桐城谚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力;说“蕴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李清源;魏晓红;;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言谈语用规约之差异比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方梅;;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中国语文;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交;;中国召开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2 汉综;;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吕必松教授赴菲律宾讲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01期
3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4 鲁俐;关于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兼聘制教师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金幼华;浅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因材施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6 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7 ;商务印书馆最新推出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22册)[J];民族语文;2006年05期
8 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11期
9 王晶;;《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容易形成的若干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1期
10 李北辰;;引进文化因素教学 丰富对外汉语教学[J];职业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钟玖英;;语言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对话[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3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6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冯爱君;我省将派20名赴美汉语教学志愿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金宝荣;汉语指示语及其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1185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18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