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句法象似性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17-12-05 04:06

  本文关键词:汉语句法象似性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语法 象似性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汉语句法中存在的象似性。重点分析了汉语句法中存在的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并介绍了将这三个象似性特点应用在对外汉语句法教学中的方法。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基金】: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JG2011011)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当前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面临的困境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经常遇到留学生造出下面这些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我不吃饭整天;和我的家人说话在电脑上;她笑向我;山西太原省会;我在对外交流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学习;我寄信去邮局;他到了前天……当留学生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2 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5期

3 孙炜,严学军;也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语文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宣恒大;;现代汉语“名词+名词”歧义格式及其理解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孟小宇;;象似性理论对于英汉定语位置异同的解释[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马亚娜;;翻译中归化与异化在句法上的体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曹德和;宣恒大;;《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中的三对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詹勇,钱益军;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晶;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文艳;;关于英汉对比下汉语语序的理据性和象似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栾育青;;两种“给”字句在语用上的不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张梅岗;张艳秋;;论英语基本连接图式结构[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四个世界理论[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9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栋贤;英汉篇章中作为衔接与连贯手段的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琴;从象似性角度谈茶诗英译中“音”与“形”的传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淑玲;从象似性角度看诗歌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付瑶;概念整合理论指导下的《红楼梦》歇后语认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海英;叙事时距和时序艺术化操作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丹;文学语篇中的象似性与连贯[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2 杜文礼;语言的象似性探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3 许国璋;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语言哲学探索之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03期

4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娇;;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2 王晓坤;当代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季静;韩国秀;;语言经济原则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0年11期

4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首届暑期教师培训班在我院举办[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5 任玉华;;“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4期

6 权娟恩;;浅谈对外国留学生汉语语法的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2期

7 孙超;;认知理论在词缀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8 鲁苓;语言符号:任意性还是象似性——“语言符号象似说”的几个问题[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9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大会记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10 汉交;;中国召开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讨论会[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陆庆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得体性问题[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金敏;;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探讨[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6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峰;;隐含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锦章;;从“把”的用法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畅;;从认知视角看皮尔士符号学理论[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3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实习生 苏瑞霞;“汉语热”凸显对外汉语人才紧缺[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冰洁;对外汉语专业人才需求升温[N];中国人事报;2007年

6 刘菲;扬起语言的风帆,让中华文化远航[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7 本报记者  红娟;李朋义:厉兵秣马“抢滩”对外汉语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执笔 高赛;汉语“走出去”是件大好事[N];光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冯爱君;我省将派20名赴美汉语教学志愿者[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郝中实;政协委员建议加快汉语“走出去”[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刘雪春;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谢玲玲;以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Y冒,

本文编号:1253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253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