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传播与汉语国际推广的交织
本文关键词: 汉语言 外国留学生 中国艺术 出处:《大众文艺》2013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日益频繁的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往,使得每年来华留学生数目创新高,除了来华学习汉语外,来华学习不同专业的人数也在急速上升,为满足留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而探索和发展的英语授课或双语授课的专业或课程如星星之火,在中国的许多高校崛起。随着对外汉语"请进来"到"走出去"的汉语国际推广,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以艺术推广中文,并随着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艺术人才和传播中国艺术迫在眉睫,但留学生先学汉语言再学专业、学习周期过长的现状,已经成为艺术类院校留学生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之一。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foreign contact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reached a new high every year. In addition to studying Chinese in China, The number of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to study different specialties is also rising rapidly. In order to meet the diversified learning needs of overseas student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study in English or in bilingual courses such as the spark of fire,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rise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depend on each other to popularize Chinese with art, and as Chinese art moves to the world, It is urgent to train art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internationally and to spread Chinese art. Howev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n studying Chinese majors is too long.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for the scale and leve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2012SJB760046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G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虹;;谈信息技术对艺术传播的影响[J];艺术学界;2010年01期
2 李龙生;费利君;;论艺术传播的特点与界域[J];艺术教育;2008年07期
3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邱国鹏;林梓波;;信息时代艺术传播的新思考[J];艺术科技;2007年02期
5 王馨欣;现代戏皮影与艺术传播[J];装饰;2005年11期
6 曾耀农;高颖;;艺术传播和主流文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曾耀农;殷攻晖;;艺术传播与后现代主义[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黄鸣奋;;关于艺术产业及其定位的思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吴志斌;姜照君;;为传播而艺术:当代艺术精神的新维度[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高尚学;王敦;;艺术传播与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以广西审美文化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印海;高增平;;论新媒体艺术传播中文本与视像互动迁移中的审美思维方式[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军;曹宇;肖畅;;设计艺术传播的可持续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奥运研讨会报告人[A];2006奥运食品大市场开拓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炯;;活跃在校园里的茶艺小使者[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6 王强;;高科技时代影视艺术价值的几点思考[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周星;;入世背景下中国电视剧艺术现实与发展问题思考[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8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周南蓉;;北京舞蹈学院寒假期间招生安全稳定工作探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10 潘先伟;;河北艺术文化形态外向型传播模式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生贵;现代媒介与民族艺术传播[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陈泱;异域艺术传播的途径[N];北京日报;2001年
3 ;演艺市场结构与产业链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甘文瑾;《唐吉可德》打造“亚洲首部全片3D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莲英;赋予琉璃产品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N];国际商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作华;千年遗韵 今又生辉[N];焦作日报;2008年
7 川文;竞标画作被指剽窃引出著作权纠纷[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 实习生 王铮锴;用鼠标“游览”欧美艺术场馆[N];深圳商报;2011年
9 商报记者 李瀛;国内首个纯无电音乐会下月举行[N];北京商报;2011年
10 记者 徐灿 郑宗昌;用艺术传播平安理念[N];人民公安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媛媛;数字艺术传播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胜男;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3 纪新蕾;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4 韩梅;论艺术传播中的权力运作[D];郑州大学;2013年
5 张田田;传播学视角下的《艺术与设计》杂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蕾;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太阳;网络艺术传播的育人功能探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庆;《小二黑结婚》的文本形式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魏林;中国笙艺术多元化科学统一[D];中国音乐学院;2013年
10 蔡雯娟;重回古典:西方传统绘画的叙事性与戏剧性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5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95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