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字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08 13:22

  本文选题:对外汉字教学 切入点:现状 出处:《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摘要】:对外汉字教学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对外汉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从完善汉字教学理论体系、规范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方面探讨分析汉字教学策略。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the bottleneck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hich include perfe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aspects of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华北科技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定果;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1期

2 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兆麟;论传统“六书”之本原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吴红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古文字知识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洪智;李淑燕;;“咉书”辨[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5 安丽娟;;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代玲玲;;试论汉字简繁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陈静;;关于汉字独立设课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8 赵学清;;试论汉字研究的基本观点[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傅华辰;;偏旁“口”字的构形功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何林英;;西汉石刻隶书字体风格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建勤;高立群;;欧美学生汉字形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鲁川;;立足汉语实际的信息语言学——确立汉语基元单位和构建角色序列模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3 程文;;从法国汉语教材看法国汉字词汇教学特点[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智武;;东晋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沈芸;古写本《群书治要·后汉书》异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罗宝珍;简帛病症文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攀;支架式汉字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建红;会意字构形理据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邬峰高;符{撐淖中伪溲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萍;汉字造型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示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桦;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绍昌;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的新尝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陈仁凤,陈阿宝;一千高频度汉字的解析及教学构想[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松;淮北市三区一县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俊龙;饶燕婷;;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6期

3 许燕;;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刍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4 图妮沙·艾合买提;;谈我校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5 杨金戈;刘杨;安中山;;浅析大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吴锡根;言语应用理论的重要课题:名家改笔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2期

7 邓文彬;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8 陆钜一;“现状、原因、对策”写法提示[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刘咏梅;;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再审视——由高校千份问卷调查引发的思考[J];大学时代(B版);2006年09期

10 黄安余;;双语教学热中的冷思考[J];双语学习;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燕萍;;浅谈普通话轻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邓瑶;;PSC中双音节词语轻重格式的常见偏误分析及对策[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洪川;翟汛;;对外汉字教学所需查字法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骏;;从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看中西文字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洪桂治;;浅谈汉字教材与对外汉字教学[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嘉伟;亢世勇;;新词语研究的现状[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通拉嘎;;近十年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钱华;;PSC“说话”项若干问题的思考分析及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汛;;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的若干因素[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武金峰;昌世立;;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新疆伊犁州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学勤;作为专门学科的国际汉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玲;汉字构形阐释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探讨[D];安徽大学;2012年

2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王建勤;外国学生汉字构形意识发展的模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子健;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舒娜;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3 程丹丹;公益广告语的语用失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尹桂丽;新疆高校预科汉语课程设计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吾麦尔江·吾吉艾合麦提;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常用介词时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6 陈秀春;双语教学的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蔡鹏飞;当代应用写作研究的挑战及对策[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钱华;PSC“说话”测试项的现状与新的设想[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丹;拉祜族小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芳;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1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21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