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本文选题:文化附加义 + 跨文化交际 ; 参考:《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摘要】:本文对词语的文化附加义的定义和范围做了新的界定,分析了它的形成、特点及性质,指出了由文化附加义偏误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类型,说明了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the cultural added meaning of words, analyzes its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e, and points out the typ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flicts caused by the cultural additive semantic errors.It explains the strategie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of TCFL.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秉钦;文化与翻译三论——三论词的文化伴随意义与翻译[J];外语教学;1993年01期
2 谭林;词义的变化及词的象征意义——兼谈语言文化词典的编写[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顾明华;汉英对应词对比刍议[J];现代外语;1988年01期
4 张占一 ,毕继万;如何理解和揭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5 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6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浅析跨文化交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汤九华;英语身势语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玉萍;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杨樱;;浅谈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6 李佳;;中德委婉语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梅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程威;黄红娟;;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吴明亮;路艳梅;;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刘爽;小议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3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叔湘;;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读后[J];读书;1980年04期
2 张占一;汉语个别教学及其教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3期
3 ;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4 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2 孙超;;认知理论在词缀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曹有云;;紧握住词语的手(组诗)[J];民族文学;2011年09期
4 祁晓旭;;浅析对外汉字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魔头贝贝;;词语里的讣告[J];牡丹;2011年08期
6 刘晓颖;;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恐怕”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二毛;;可以吃的词语[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8期
8 蒋楠;;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9 梁隆江;;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10 郭慢华;;张炎词的绘画美[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英;;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钮葆;;对规范型语文词典选收词语问题的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吕禾;;一面性和两面性[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范登脉;;《大医精诚》校读札记[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志生;;魏晋南北朝墓志词语札记[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敏春芳;;敦煌愿文语词诂解[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朱习文;李娟;;《汉语大词典》古天文词条补正五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冰;;避免英汉文化陷阱:截然相反的国俗语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许一伟;华启清;;试析社科学报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选词用句基本要领[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存学;对词语的迷恋与畏怯[N];文学报;2005年
2 王一民;怎样看待对词语中的某种“改动”[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3 王毓先;押韵与词语的交互换位使用[N];太行日报;2010年
4 贾云;整合词语对教学有益[N];太行日报;2010年
5 杨万全;古今表示死亡意思词语的不同用法[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6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维奇·斯卡伯;植根文化:突围词语理解困境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黄孝阳;词语的生命与笑容[N];海南日报;2008年
8 张坤 段之盼;今天你被“雷”了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朝阳初级中学 潘俊;中考词语应用初探[N];学知报;2011年
10 王国林;生造词语何时休[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勤;《史记》与《战国策》语言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健;传媒新词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胡清国;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华;基于关键短语的文本内容标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于娟;基于文本的领域本体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景盛轩;敦煌本《大般涅i镁费芯縖D];浙江大学;2004年
9 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李娜;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迪;汉语词汇的文化附加义与对外汉语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张岚;表时段词语在现代汉语肯、否定句式中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罗蓓蕾;《左传》军事词语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袁步昌;东魏墓志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家洁慧;河东方言词语例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晁淑贞;《跟我学汉语》系列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裴正东;关注词语的多元文化信息 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晓睿;给词语加冕—狄兰·托马斯与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诗学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罗程;对外汉语教学词群教学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洁;晚报类新闻标题的词语创造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1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4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