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宾式离合词带宾语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16 21:28

  本文选题:动宾式离合词 + 宾语 ; 参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摘要】:本文针对动宾式离合词是否能带宾语这一问题,选取了外国留学生必须掌握的233个动宾式离合词,从词义的角度对这些词进行了分析,认为动宾式离合词能否带宾语和词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ether verb-object disjunctive words can be brought with object, this paper selects 233 verb-object disjunctive words that foreign students must master, and analyzes these word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It is considered that whether verb-object disjunctive words can take object or no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eaning of words.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饶勤;离合词的结构特点和语用分析──兼论中高级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2 蔡国妹;离合词探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华玉山;关于离合词的语用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邢公畹;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J];语文建设;1997年04期

5 刘大为;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上)[J];语文建设;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陶镜玉;;VO式动词带宾语现象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丁崇明;语言变异与规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周冬梅;;说“给力”[J];编辑之友;2011年07期

5 肖双荣;句法结构的平衡:破坏与恢复──论汉语是SVO型语言[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甘宇慧;;新闻标题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语用动因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郑林啸;;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离合词释文浅析——以“洗澡”为例[J];辞书研究;2012年01期

8 滕丽;;试论电视媒体语言的规范与发展[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传清;黄婉梅;;传媒语言催生下的汉语语法演变[J];当代文坛;2011年01期

10 盛林,苏祝平;随意化——近年来社会用语的一大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沙润霞;;从双宾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双宾句的句法形式考察一类“动宾结构+宾语”句式[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培光;;书面语的教学规范与语感[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元莲仙;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及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姝;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D];吉林大学;2012年

6 刘云;汉语篇名的篇章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统权;汉语动词配价理论及其神经心理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悦;从《三国志》、《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看魏晋南北朝汉语双音合成词的发展及演变[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萍;“动宾动词+宾语”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许丹;HSK大纲中的动宾组合带宾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姚亿兵;离合词离合形式的调查统计及其应用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梓华;中级商务汉语教材词汇分析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翁杜薇;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博然;基于HSK动态语料库词语重叠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包晗;新时期新语法现象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代媛;现代汉语词典编纂中的离合词问题[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柳景珠(Lew KyungJu);现代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在韩国语的对应表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黎黎;现代汉语离合字组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方绪军;双音节动宾型动词性结构体的零扩展与嵌入扩展分析[J];汉语学习;1995年04期

2 邢公畹;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J];语文建设;1997年04期

3 汪惠迪;“动宾式动词+宾语”规律何在?[J];语文建设;1997年08期

4 刘大为;关于动宾带宾现象的一些思考(下)[J];语文建设;1998年03期

5 李清华;谈离合词的特点和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3期

6 ;离合词的确定与离合词的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1期

7 施茂枝;述宾复合词的语法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玉兰;;《论语》“焉”字语境与词义关系探讨[J];语文学刊;2006年17期

2 刘瑞明;“所”字词义误增的否定清理[J];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3 ;语言问答[J];德语学习;1997年04期

4 郝福合;;再谈英文两面词[J];科技英语学习;2008年11期

5 滕怡;唐韵;;介词“即”的语法化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刘晓伟;"置疑"与"质疑"[J];修辞学习;2004年04期

7 赵佳佳;王月华;;说“给力”——词义、句法和语用多维度的考察[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8 邓道宣;;只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J];英语知识;1995年11期

9 邵晓阳 ,夏网全;文言实词学法举隅[J];师范教育;2003年11期

10 成跃;;东北方言中动词“整”的使用特点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育林;;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谈英译汉词义的准确表达[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缪小春;陈国鹏;应厚昌;;词序和词义在汉语语句理解中的作用再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王建新;;“大医精诚”别解[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程树铭;;一种被忽视的“兼语”[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5 菅小艳;郑家恒;;一种改进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6 陈菁;;论英汉词典中语法代码的设置[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周祖亮;;“今”字注释刍议[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薛恩奎;易绵竹;南振兴;;俄语动词义素聚合场与组合场的建立[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李衍妮;;谈新词语中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行;江荻;;现代藏语判定动词句主宾语的自动识别方法[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学忠;“锱铢必较”能接宾语吗?[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2 沈锡伦;词义的性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湖北 周梅;文言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2年

4 窦东友(华东师大);英语词汇的矛盾词义现象[N];文汇报;2003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内经》“涕”字词义具有汉代特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朱文献;当心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7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唐惠忠;高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技巧[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宋玉柱;“加以了”能说吗?[N];光明日报;2001年

9 涿州市第二中学 杜建强;来分析文言实词含义[N];学知报;2010年

10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不及物动词带主事宾语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艳平;《汉语大词典》单义项借代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夏;《红楼梦》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徐小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称谓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谢晓明;相关动词带宾语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汉江;汉语物象词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小穹;疑问代词语义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腊静霞;现代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带宾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美娜;偏正式复合名词的词义与语素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萍;汉语语素义对留学生词义获得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何颖;法语同义词辨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柯莉;古汉语偏义复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朴京淑;《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复合式动词词义与语素义关系类型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纪国峰;《文子》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轶;词义变异的认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宋姣;《初级韩国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10 华旦尖措;试论藏族文学语言的结构与特征[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0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60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