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差异及认知模式

发布时间:2018-08-26 10:18
【摘要】:本文以量度类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如:"高一高大、矮一矮小、长一长久、宽一宽厚、深一深重"等为研究对象,在大型语料库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揭示它们的功能差异。将训诂学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证明双音词汇化的动因是"明确表义"的需要,双音之后经语义融合而产生更多意义,词的多义性是通过一定的认知模式产生的。论证了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之间的转变过程也是认知机制中的转域过程,是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模式来实现的,并初步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此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such as "tall and tall, short and short, long and long, wide and thick, deep and deep",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corpus investigation. The syntactic environment and semantic features a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ir functional differences. Combining exegetics wi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tivation of dichotomic lexicalization is the need of "clear representation", and that the polysemy of words is produced through a certain cognitive model.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ynonym and synonym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is also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cognitive mechanism, which is realized by two cognitive model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and puts forward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be adopt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基金】:中国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项目号:07JA740011) 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课题(项目号:05DS50)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编号:SJ0705)的资助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静如;略谈xyy式形容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2 春范;谈动词前面的否定副词“不”和“没(有)”[J];汉语学习;1980年01期

3 陈岱嶷;《为什么不能说“把书买了”》读后[J];汉语学习;1980年03期

4 廷;谁说“再”不能修饰形容词?[J];汉语学习;1980年03期

5 崔奉春;错在哪儿,为什么?(三)[J];汉语学习;1980年03期

6 杨中凡;“一样”是什么词[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7 ;福楼拜谈修辞[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8 金正永;“一样”到底是什么词[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9 吕光旦;英语名词作定语[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10 李锡胤;俄语词汇的多义现象[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数理统计学:回顾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志江;;ABB式形容词中BB注音的声调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3 张志军;;简论语义凝聚词与生产词组的语义对应关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毅;;英语中某些特殊形式的比较结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赵嫦虹;;现代日、汉语形容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周爱保;;刺激属性对社会知觉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9 荀春生;;关于“了”与日语“夕”形的非等值性[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10 邓守信;;汉语双谓句的结构[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和毅;封掉“打工仔”称呼[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建国 秋实;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3 小唐;品牌——消费魅力[N];信息时报;2000年

4 童德珍;英语看图写话的障碍与教学对策[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5 ;电视购物温柔一刀?[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6 邓晓芒;再谈学术评议的分寸[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郑凌;档案工作中的公关谋略[N];中国档案报;2001年

8 小岩;为中国的大学加形容词(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9 巢峰;《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宣扬了什么[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李琪;男孩女性化与女教师多无关[N];辽宁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娅曼;汉语系词“是”的来源与成因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石伟;自尊的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桃;宁化客家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占平;《庄子》单音节实词反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高海洋;北京话常用词社会分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慧;带“得”字的程状补语句及其表意功能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2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赵华;《庄子》反义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红梅;论形宾动词[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毕;马卜江村方言语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力立;浅论ABB式形容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玲芳;现代汉语新兴类词缀(语缀)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8 邹艳霞;状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徐冰若;现代汉语象声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季薇;现代汉语副词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04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04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