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体意识的思考
[Abstract]:Language style belongs to "speech", and "speech" depends on the speech ability of pragmatic subject (speaker). Language competence depends on the acquisition degree of stylistic factors such as communication style, language and non-linguistic materials, while the acquisition of stylistic facto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e. Look at the age of one's life.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nese style. It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pragmatic subject in the professional age group. Few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style acquisition before professionalization, especially in school age pragmatic subjects. Such a theory lacks sufficient explanatory power for style acquisi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refore, the whole societ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style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style, guide the acquisition of the styl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guid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基金】:本课题为湖北省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语体教学研究”(20058142)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肇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王焕勋;解放思想 改革语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张鸿苓;关于语文教学体系的科学化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4 ;一九八○年目录[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5 陈之忠;语文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6 ;勤于学习 勇于探索——记芜湖一中蔡澄清同志在职进修的事迹[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7 陈之忠;语文教学一定要抓基础[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8 陈之忠;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1980年04期
9 ;广德县开展“我爱社会主义祖国”歌咏活动月[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10 邵永坤;命题作文的训练不应忽视[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德生;张刘勇;金晓霜;赵惠瑛;曾文然;;辽宁满族1134例中小学生手生理参数研究[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2 向永久;;听说能力的培养还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 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5 冯燕萍;;浅谈社会实践作文[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农技培训结硕果 科教兴农谱新章[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7 韩凤海;陈艳杰;;怎样消除中学生的作文障碍[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汤小羚;罗小玲;廖泮辉;张小平;;对学生铁的营养及摄取状况的调查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9 易凌峰;;对小学四年级场依存性学生语文阅读技巧训练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魏耕祥;;从活动到课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研究与实验课题的汇报提纲[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建斌;转变观念,,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艾方容;语文教学大变革[N];北京日报;2000年
3 逸民;钻进课堂的总编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浙江省台州市峰江上蔡小学 孙福明;实践中培养说话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于虹;测一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王ul(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东方明珠学校);多媒体教学热的冷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8 ;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李树喜;力迈,在创造中起飞[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斌;中学语文教材:人文气息扑面而来[N];辽宁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茵;听觉障碍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范旭;以学校为基础的口腔健康教育及促进方法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丽琴;秩序校园[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詹建英;正常中小学生视觉注意和执行功能发展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巴桑卓玛;中小学生对统计的认知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歆;词语与词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莉娟;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3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彤辉;张志公语文教育理论及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欣;中学语文计算机辅助教学解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余迅;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文贵;论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和人文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学明;情境与语文教学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浦涛;创造教育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58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25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