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globalization and exp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necessary to upgrade Chinese pinyin to the second language of China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 "bilingual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nyin, discusses the role of Chinese pinyi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Chinese orthopoeia.
【作者单位】: 德国美因兹大学;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婧;程芳;;马庆株教授做客湖南师范大学畅谈汉语汉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2 郑鲁燕;;试论英汉语音对比中的近似与空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李瑞文;;浅谈缅甸学生汉语语音和语法学习难点与偏误[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4 胡利荣;;浅谈汉英语音节奏差异及其教学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5 ;中文写作标点符号使用方法[J];东南传播;2011年08期
6 陈雪;;汉语拼音与越南语音节结构之对比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7 杨书俊;;试论马英九的语言文字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普日科;;中国第一部四语翻译文学作品《四僧戏说正行道》考释[J];民族翻译;2008年02期
9 赵金铭;;初级汉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先语后文”辩证[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10 陈晓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昭宁;;更充分地用汉语拼音——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五十周年[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2 黄东林;;汉语拼音拼写初探[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邬美丽;;汉语拼音使用的规范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罗万;彭泽润;;汉语拼音及其词式书写自动处理[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牟玉华;;“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林穗芳;;汉语拼音字符体式:历史演变和制定国家标准的建议[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7 许长安;;台湾“语文台独”述评[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张小衡;张群显;;《全衡》网上中文输入系统的词典建设[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黄大城;;论汉字三笔索引[A];中国索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郭恒勋;;国际音标与普通话“汉字音标”[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永道;汉语拼音中标点符号的用法[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新加坡小学教汉语拼音出“问题”[N];世界报;2009年
3 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孟广智;与时俱进开发汉语拼音功能[N];黑龙江日报;2008年
4 李平;汉语拼音的广泛用途[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行汉语拼音[N];人民日报;2003年
6 ;台决定改采汉语拼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教师 李戈平;关于汉语拼音的教学体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常微;汉语拼音:让中国语言走向世界[N];天津日报;2007年
9 魏刚;汉语拼音 登陆台湾[N];北京科技报;2008年
10 汪大勇;在对外交流中译好中华文化名词术语[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瑞汉;义音汉字系统的创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梅枚;《简明对外汉语拼音教材》的创编思路[D];暨南大学;2012年
2 曹丹;泰国零起点高中生汉语拼音教学实例探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尚琳琳;汉语拼音中的无关言语效应[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纪飞;汉语字母词语规范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5 左杉;汉语拼音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大西耕司;日本人的汉语拼音拼写错误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桂梅;周有光语文改革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葵;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文涛;信息处理用同音同形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曾宝芬;东干语词式书写及其正词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9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509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