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话语标记“不是我说你”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考察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06:40
【摘要】:近年来话语标记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集中在对话语标记的研究上。话语标记通常出现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但留学生对话语标记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上,离开课文或课堂不能准确运用。教材中的话语标记数量在修订过程中不断增多,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复现也不成系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展开调查和论述:绪论介绍话语标记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有关“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和本体研究,笔者通过语料库收集到148条语料,并从两个方面对语料进行研究:第一描写“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的位置分布,主要位于句首和句中;第二解释“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主要分为六小类:埋怨/批评/指责类、劝说/建议/提醒类、调侃/开玩笑类、轻蔑类、夸赞类和关心类,其中埋怨/批评/指责类,承担此话语标记的主要语用功能。第二章根据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析调查问卷并做出反馈和纵向跟踪调查。第一次调查对象是四个留学生班:孔子学院奖学金班(以下称为孔奖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中级二班语言生、印尼八华学院本科生。第一次问卷调查结束之后,笔者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留学生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纵向调查。初次问卷调查之后又相继做出两次教学反馈:一是对孔奖班留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然后就调查结果与第一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是孔奖班留学生使用“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进行短文写作,最后对回收的短文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归纳,力求探讨有效教学策略,为“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在日后教学活动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章对“不是我说你”话语标记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视听-功能视域下的任务型教学法;其他教学法主要包括设置典型情境、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学,偏误分析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
【图文】:

原因分析,组题,水平分析,分析总结


图 1 第一次调查问卷总体正确率统计注:表格中的正确率均保留两位小数;纵坐标为百分比,横坐标中位于上方的是题号 1-20 题,位于下方的是每道题的正确率。二、调查结果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一)学生整体答题水平分析通过表 8 我们可以得知题(3)、(4)、(7)、(19)、(20)共五道题的正确率低于 60%,,其中第(19)题正确率最低;题(8)、(9)、(10)、(11)、(12)、(16)、(17)、(18)共八道题的正确率在 60%-80%之间;(1)、(2)、(5)、(6)、(13)、(14)、(15)共七道题的正确率在 90%以上。(二)各组题目正确与错误的原因分析笔者将调查问卷中的每两道题划分为一组,下面进行原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2 阚明刚;;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3 王寒娜;;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李心释;姜永琢;;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J];汉语学习;2008年06期

5 朱佳佳;陆延;;论话语标记的语篇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6期

6 郭李琴;袁志强;;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许家金;;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8 尹海良;;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标记“别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永春光;邓晓明;;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上);2010年01期

10 姚双云;张磊;;话语标记“但是”的宏篇连贯功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吉晖;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的多视角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5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管志斌;语篇互文形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曦;“大河小说三部曲”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干璐;“白话文运动”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晶;韩中话语标记“(?)”与“不是”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周艳妮;汉语话语标记“好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施俊武;叹词“哎呀”之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胡艳;话语标记“你看(说)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望龙;话语标记产生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杨亚洁;话语标记“然后”的话语组织功能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袁钦钦;现代汉语“X了”式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娅;评注性话语标记“真有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29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629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