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委婉类”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22:52
  “委婉类”语气副词是带有浓厚的汉语表达色彩的一类词语,本文主要根据前人对语气副词的分类,综合考虑语气、词性、HSK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要求等多项因素,选取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高难度“委婉类”语气副词“未免”、“不免”、“不妨”、“难免”、“未必”、“恐怕”六个副词为研究对象。本文在参考大量现代汉语语料和语法测试语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测试的方法,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分析理论,首次对外国留学生习得“委婉类”语气副词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研究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通过研究一方面希望能提高此类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外国留学生的语法偏误也常常会成为我们语法研究的新的突破口,从而推动本体研究的更深入发展。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现代汉语的语气副词和“委婉类”语气副词研究现状的综述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的论述。第二章是关于“委婉类”语气副词的本体研究方面,分别从“委婉类”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语义和语用功能方面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对这些副词的共性和个性进行详细分析。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委婉类”语气副词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研究,分别从习得偏误类型及...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1.1.1 语气副词本体研究综述
        1.1.2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语气副词研究综述
    1.2 “委婉类”语气副词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语料来源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第二章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委婉类”语气副词本体研究
    2.1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研究
        2.1.1 句法分布特征
        2.1.2 与其他词语的语法同现
    2.2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研究
        2.2.1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释义
        2.2.2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2.2.3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语义背景分析
    2.3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2.3.1 表达委婉语气
        2.3.2 言谈功能
第三章 外国留学生“委婉类”语气副词的偏误类型分析
    3.1 遗漏
        3.1.1 遗漏“委婉类”语气副词
        3.1.2 遗漏相搭配的成分
    3.2 误加
        3.2.1 误加“委婉类”语气副词
        3.2.2 误加不能搭配的成分
    3.3 误代
        3.3.1 近义词使用混淆
        3.3.2 用法搭配混淆产生的错误
        3.3.3 语义背景不清楚
    3.4 错序
    3.5 杂糅
第四章 外国留学生“委婉类”语气副词的偏误成因分析
    4.1 母语负迁移
        4.1.1 语言表达习惯负迁移
        4.1.2 语法负迁移
    4.2 目的语规则泛化
    4.3 目的语知识掌握不完全
        4.3.1 词语语义理解不准确
        4.3.2 用法规则掌握不完全
    4.4 学习策略的运用
    4.5 教材误导
        4.5.1 外语注释的准确性
        4.5.2 词语解释的缺陷
        4.5.3 练习设计失误
第五章 “委婉类”语气副词的教学探索
    5.1 教学建议
        5.1.1 改进外语注释
        5.1.2 改进词语释例
        5.1.3 采用词组教学法
        5.1.4 教学步骤的建议
    5.2 个案教学设计
        5.2.1 “难免”课堂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委婉类”语气副词问卷调查
附录2:“委婉类”语气副词习得测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妨”的演化历程与功能扩展[J]. 姚小鹏,姚双云.  世界汉语教学. 2009(04)
[2]“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J]. 高育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03)
[3]“不免”和“难免”的句法语义分析[J]. 于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4]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J]. 陆俭明,王黎.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6(02)
[5]语境与第二语言教学[J]. 崔新丹.  语言与翻译. 1999(04)
[6]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J]. 杨荣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01)
[7]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J]. 贺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05)
[8]语气副词在“陈述—疑问”转换中的限制作用及其句法性质[J]. 黄国营.  语言研究. 1992(01)
[9]汉语副词的篇章功能[J]. 屈承熹.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02)
[10]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J]. 胡明扬.  汉语学习. 1988(06)

博士论文
[1]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 李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部分单音节语气副词功能及用法研究[D]. 牛聪.山东大学 2010
[2]“强调”类语气副词与对外汉语教学[D]. 王芝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3]现代汉语执拗类语气副词研究[D]. 杨洋.西南大学 2008
[4]现代汉语“规劝类”语气副词研究[D]. 马首杰.河南大学 2008
[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气副词“毕竟”研究[D]. 韩瑜.吉林大学 2008
[6]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气副词考察[D]. 匡昕.北京语言大学 2007
[7]面向对外汉语的几组语气副词的研究[D]. 陈熹.华中科技大学 2005
[8]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分析[D]. 盛丽春.延边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17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17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