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孔子学院汉语助教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00:52
飞速发展的经济、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使得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近年来,全球“汉语学习热”不断上升,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数量日益增多,这促使国家汉办每年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自2004年至今,国家汉办向世界各地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己达数万人次。位于大洋洲的新西兰,是汉语教学发展中的后起之秀。自2010年新西兰汉语助教项目实施以来,国家汉办每年向新西兰派出百余名汉语助教。随着人数的增加,新西兰汉语助教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日益显露。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选取2018年新西兰汉语助教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工作适应三个方面对新西兰汉语助教的跨文化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不同任职时段中,汉语助教跨文化适应性的现状以及各影响因素与汉语助教跨文化适应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汉语助教跨文化适应性的变化符合“U型”曲线;跨文化适应性存在个体差异,个人经历、背景信息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汉语助教跨文化适应性的影响会不断发生变化。岗前培训中,有关跨文化交际技巧对汉语助教的影响较大。同时,在三家...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五大洲孔子学院数量分布图单位;所??*数掘来源:关?r■孔子7:院/课屯,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l.h加.,加??
图2?2004-2017年有关汉语教师志愿者研宄数量的变化单位:篇??
图4男女汉语助教人数分布图单位: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文化适应研究文献简要综述[J]. 王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2(05)
[2]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 陈国明,余彤. 学术研究. 2012(01)
[3]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跨文化适应研究[J]. 吕俞辉,汝淑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1)
[4]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 亓华,李秀妍. 青年研究. 2009(02)
[5]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 梁社会.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6)
[6]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J]. 芭芭拉·M·柯姆,程化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01)
[7]抑郁自评量表(SDS)[J]. 王征宇,迟玉芬. 上海精神医学. 1984(02)
硕士论文
[1]汉语助教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D]. 金梦芸.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国别化的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研究[D]. 喻莎莎.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欧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新西兰汉语助教项目的功效与价值[D]. 开天.上海交通大学 2015
[5]2014年赴匈牙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任初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 高原.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6]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D]. 张茜雯.广西大学 2014
[7]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休克个案分析[D]. 谢晓媚.广西师范大学 2013
[8]赴美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 贾继南.河北师范大学 2012
[9]赴泰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D]. Thoranit Lilasetthakul(林德成).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4774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五大洲孔子学院数量分布图单位;所??*数掘来源:关?r■孔子7:院/课屯,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l.h加.,加??
图2?2004-2017年有关汉语教师志愿者研宄数量的变化单位:篇??
图4男女汉语助教人数分布图单位: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文化适应研究文献简要综述[J]. 王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2(05)
[2]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 陈国明,余彤. 学术研究. 2012(01)
[3]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跨文化适应研究[J]. 吕俞辉,汝淑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1)
[4]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 亓华,李秀妍. 青年研究. 2009(02)
[5]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J]. 梁社会.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6)
[6]大学生国际流动对人力发展和全球理解的贡献[J]. 芭芭拉·M·柯姆,程化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01)
[7]抑郁自评量表(SDS)[J]. 王征宇,迟玉芬. 上海精神医学. 1984(02)
硕士论文
[1]汉语助教教学效能感实证研究[D]. 金梦芸.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国别化的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研究[D]. 喻莎莎.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D]. 欧青.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4]新西兰汉语助教项目的功效与价值[D]. 开天.上海交通大学 2015
[5]2014年赴匈牙利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任初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D]. 高原.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6]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D]. 张茜雯.广西大学 2014
[7]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休克个案分析[D]. 谢晓媚.广西师范大学 2013
[8]赴美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 贾继南.河北师范大学 2012
[9]赴泰汉语志愿者跨文化适应研究[D]. Thoranit Lilasetthakul(林德成).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4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2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