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研究 ——以韩国釜山草场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2 18:06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越来越注重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试图以此改变“学习汉语难”的现状。在这种趋势下,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愈加深入成熟。随着汉语在韩国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赴韩汉语教师的数量日益增加,针对母语为韩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对韩国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尚不充分,特别是缺少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分析向度,也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这正是本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了激发韩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动性,培养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减轻学习者害怕出错、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文章以韩国釜山草场中学汉语课堂对“游戏教学法”的实践为例,结合当地特色的中韩搭档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偏好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同时也对“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最后,本文总结了“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和缺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广大赴韩志愿者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参考,深化其对“游戏教学法”的认识,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当前韩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困境与挑战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关于游戏教学法定义的研究
        二 游戏教学法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
        三 游戏教学法在韩国汉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对象
第一章 草场中学汉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第一节 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一 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二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三 学习者的生理特点
        四 学习者对汉语的态度
    第二节 教学主体的特殊性
        一 釜山CPIK汉语教师知识学科背景
        二 中韩搭档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 游戏教学法在草场中学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学生对游戏类型的偏好分析
    第二节 教学游戏的案例分析
        一 侧重汉语准确度的游戏分析
        二 侧重汉语流利度的游戏分析
        三 侧重汉语得体度的游戏分析
第三章 游戏效果的反馈与评估
    第一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教学质量评估
第四章 游戏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游戏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二 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三 游戏难度与学生情况不一致
    第二节 针对游戏教学法不足的建议
        一 确保游戏过程与目标相统一
        二 强调游戏效果与纪律相平衡
        三 注重游戏方式与内容相匹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游戏教学探析[J]. 盛静文.  知识经济. 2015(23)
[2]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难点的思考[J]. 廉哲.  群文天地. 2012(02)
[3]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 孟斌斌,谭英,李明岩.  科技信息. 2011(05)
[4]浅谈对外汉语的课堂游戏教学[J]. 姚洋.  改革与开放. 2011(02)
[5]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J]. 张海燕.  理论界. 2010(02)
[6]“因材施教”的思考与启示[J]. 冉茂进.  教育. 2009(32)
[7]对外汉语教学法探索[J]. 栗叶.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1)
[8]试论游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冯冬梅.  消费导刊. 2008(17)
[9]建构主义教学观[J]. 刘儒德.  江西教育. 2008(05)
[10]谈综合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王素梅.  教育与职业. 2007(24)

硕士论文
[1]“CPIK计划”在韩国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研究[D]. 邓芬.沈阳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1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31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