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中助词“过”的偏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1 10:24
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的状态发生变化时,通常需要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加动态助词,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部分学习者在语言输出时出现偏误。本文在对"过"进行本体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偏误并提出思考。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19,(S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用法简述
(一)语法作用
(二)“过1”与“过2”的基本用法
(三)“过1”与“过2”的区别
1.形式
2.语义
三、偏误的类型与原因
(一)偏误类型
1.缺失
2.误加
3.位置不当
4.混淆
(二)偏误原因
1.汉语本体
2.母语负迁移
3.目的语负迁移
4.学习策略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动态助词[J]. 陈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汉语的动态助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魏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01)
[3]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J]. 刘月华. 语文研究. 1988(01)
硕士论文
[1]基于语言比较的汉语动态助词“过”的对泰教学研究[D]. 李晶晶.广西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2705
【文章来源】:汉字文化. 2019,(S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用法简述
(一)语法作用
(二)“过1”与“过2”的基本用法
(三)“过1”与“过2”的区别
1.形式
2.语义
三、偏误的类型与原因
(一)偏误类型
1.缺失
2.误加
3.位置不当
4.混淆
(二)偏误原因
1.汉语本体
2.母语负迁移
3.目的语负迁移
4.学习策略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的动态助词[J]. 陈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2]汉语的动态助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 魏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01)
[3]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J]. 刘月华. 语文研究. 1988(01)
硕士论文
[1]基于语言比较的汉语动态助词“过”的对泰教学研究[D]. 李晶晶.广西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9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