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韩国中级阶段留学生习得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05 19:57
  汉语中的复合趋向补语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和用法的复杂性,无论是在语法研究方面,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探讨当中,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方面研究综述发现,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学者们对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和语义分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适用于指导实际教学的分国别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汉语复合趋向补语当中使用频率较高,语义也比较复杂的“起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设计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题型,对韩国中级阶段留学生学习“起来”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和宾语的位置关系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正在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提供一些帮助。本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研究综述。其中研究综述分为本体研究综述和偏误研究综述两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起来”的语义类型和与宾语共现时的语法格式,为下文的偏误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以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中级班韩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得出五种偏误类型并分析其偏误原因。第三章:教学策略,针对中级阶段韩国学生的学情特点,分别从教学方法与环节、教材编写、教案设计等角度提出了教学...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统计法
        (二)调查法
        (三)对比分析法
        (四)文献研究法
    三、研究综述
        (一)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本体研究
        (二)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研究
第一章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述略
    第一节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类型
        一、“起来”的基本义
        二、“起来”的引申义
    第二节 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语法述略
        一、按照宾语位置划分
        二、按照词性搭配划分
第二章 韩国学生习得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语料来源
        二、调查设计
        三、调查对象及时间
    第二节 问卷结果分析
        一、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主观题调查结果分析
        二、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客观题调查结果分析(选择题)
        三、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客观题调查结果分析(判断题)
        四、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客观题调查结果分析(排序题)
        五、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客观题调查结果分析(翻译题)
    第三节 偏误类型及分析
        一、误代
        二、错序
        三、误加
        四、遗漏
        五、回避
    第四节 偏误原因及分析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三、教材的影响
        四、交际策略与认知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中级阶段韩国学生习得“起来”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利用情感因素与运用输入假说
        一、“情感过滤假说”在备课环节中的运用
        二、“输入假说”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第二节 把握教学重点与丰富教学形式
        一、结合语用环境确定教学重点
        二、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并用
    第三节 教材编写建议
    第四节 关于“起来”的教案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A+复合趋向动词”研究综述[J]. 孙蓉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9)
[2]趋向补语“起来”偏误研究[J]. 赵思思.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8)
[3]中亚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分析[J]. 王静,胡建新.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12)
[4]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J]. 贺阳.  语言研究. 2004(03)
[5]“形趋结构”的组织结构和语义特点[J]. 段益民.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1(04)
[6]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J]. 邢福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5)
[7]谓词后“上来”、“下来”的语义[J]. 刘增寿.  雁北师院学报. 1994(01)
[8]“起来”的分布和语义特征[J]. 房玉清.  世界汉语教学. 1992(01)
[9]表示状态意义的“起来”与“下来”之比较[J]. 刘月华.  世界汉语教学. 1987(01)
[10]谈谈非谓语动词“起来”[J]. 吴洁敏.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4(02)

硕士论文
[1]克拉申“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钱晨蕊.重庆师范大学 2017
[2]韩国学生趋向补语“X来”的习得研究[D]. 姜春鹤.吉林大学 2016
[3]高级阶段留学生“V+起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分析[D]. 尤文文.扬州大学 2015
[4]留学生趋向补语“起来”用法的习得研究[D]. 李婷.复旦大学 2013
[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考察[D]. 孙艳玲.北京大学 2012
[6]留学生汉语复合趋向补语“下来”、“下去”、“起来”表状态引申义习得偏误分析[D]. 刘书书.暨南大学 2012
[7]留学生“V+起来”的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 王昕旖.暨南大学 2012
[8]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复合趋向补语“起来”的习得研究[D]. 陆芳.江西师范大学 2012
[9]“起来”与宾语同现情况考察[D]. 黎妲.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6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26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