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区别词的特点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区别词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8:08
本文关键词:汉语区别词的特点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区别词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别词,又称非谓形容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极具争议的群体。区别词特殊的语法特征,使得很难对它进行严格的界定,这就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在中高级水平阶段,也难以对区别词准确掌握,从而造成很多偏误,影响了正常的交际。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加明确区别词的教学,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通过分析区别词的类型与特点,辨析区别词和名词、形容词的异同,明确区别词的使用原则,了解区别词的语法特征。然后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问题,总结区别词的教学经验,以区别词的教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区别词学方法,以期提高区别词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区别词 特点 分类 辨析 对外汉语 教案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汉语区别词的特点及界定8-10
- 1.1 区别词的特点8-9
- 1.2 区别词的界定9-10
- 第二章 汉语区别词的分类10-13
- 2.1 区别词修饰名词是否带“的”进行分类10-11
- 2.2 区别词加“的”能否构成“的”字词组进行分类11-12
- 2.3 区别词能否进入“是……的”框架进行分类12-13
- 第三章 汉语区别词与其他词性的辨析13-18
- 3.1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词类辨析13-16
- 3.1.1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共性分析13-14
- 3.1.2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差别比较14-16
- 3.2 区别词和名词的词类辨析16-18
- 3.2.1 区别词和名词的共性分析16
- 3.2.2 区别词和名词的异性对比16-18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区别词的教学18-31
- 4.1 区别词的教学困境18-25
- 4.1.1 客观困难20-23
- 4.1.2 主观原因23-25
- 4.2 区别词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25-28
- 4.2.1 区别词的教学原则25-26
- 4.2.2 区别词的教学方法26-28
- 4.3 《登攀——汉语中级教程》中的区别词教学28-31
- 4.3.1 区别词的教案设计28-30
- 4.3.2 教材中的区别词总结(以《登攀汉语中级教程为例》)30-31
- 第五章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5
- 附件一35-36
- 附件二36-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保东;论汉语非谓形容词[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2 向莉;试论区别词与形容词之差异[J];涪陵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3 齐沪扬;;谈区别词的内部分类[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4 筱义;从“非谓形容词”说到形容词的再分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李梅;浅论现代汉语区别词[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6 莫彭龄 ,单青;三大类实词句法功能的统计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齐沪扬;谈区别词的归类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8 孙良明;;句法结构·词类义标准——关于汉语词类划分问题[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9 邢福义;短语问题二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陆脉;陈茜菲;;区别词和形容词的界限浅谈[J];现代语文;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素玲;现代汉语区别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区别词的特点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区别词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4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