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特指问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12:21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特指问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特指问句是汉语中疑问程度最高的问句,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句子。因此,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汉语交际时若不能对自己的疑问用特指问句进行提问,或对别人提出的特指问句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那交际便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基于学界对现代汉语特指问句的各个方面研究的状况,本文着重梳理了特指问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分析,并通过考察相关的大纲、教材以及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期使人们在对现代汉语特指问句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的同时了解留学生在习得现代汉语特指问句时出现的偏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首先,在对大量的语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从特指问句显著的类型学特点——疑问代词的角度出发,把特指问句分为含有疑问代词和不含疑问代词两大类。此外,从“疑”和“问”两个层面出发,把特指问句分为有疑而问特指问句和无疑而问特指问句两类,并通过对现代汉语常用的无疑而问的特指问句的考察,得出了特指问句除了可以通过有疑而问表达询问的功能外,还能通过无疑而问表达反驳、不满、谦虚客气、提醒催促这四种功能的结论。 其次,考察了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综合教材中关于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考察学生习得特指问句的情况,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大纲和教材中的特指问句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最后,针对教学大纲、教材以及留学生在习得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特指问句 对外汉语教学 三个平面 大纲和教材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5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解题9-10
- 三、研究现状10-13
- (一) 历时与共时研究10-12
- (二) 三个平面的研究12-13
- (三) 对比研究13
- 四、研究语料的来源13-14
- 五、研究方法和目的14-15
- 第2章 特指问句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15-33
- 一、特指问句的句法分析15-24
- (一) 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15-20
- 1. 疑问代词16-19
- 2. 疑问代词同现的特指问句19-20
- (二) 无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20-22
- 1. “NP呢”式特指问句21
- 2. “VP呢”式特指问句21-22
- (三) 疑问语气词22-24
- 二、特指问句的语义语用分析24-31
- (一) 有疑而问的特指问句24-27
- 1. 问人----谁24
- 2. 问事物----什么24-25
- 3. 问地点或处所----哪里、哪儿25
- 4. 问数量----多少、几25-26
- 5. 问程度----多26
- 6. 问性质、状态、方式----怎样、怎么样、怎么26
- 7. 问原因或目的----为什么、怎么26
- 8. 问时间----什么时候26-27
- (二) 无疑而问的特指问句27-30
- 1. 非疑问功能的四种常用功能27-29
- 2. 非疑问功能的四种常用句型29-30
- (三) 特指问句的回答30-31
- 三、小结31-33
- 第3章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指问句考察33-48
- 一、教学大纲及教材中关于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33-40
- (一) 教学大纲中关于特指问句的教学要求33-36
- 1. 《等级大纲》中对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33-34
- 2. 《长期进修教学大纲》中对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34
- 3. 《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34-35
- 4. 《教学手册》中对特指问句的教学安排35-36
- (二) 教材中关于特指问句的教学要求36-40
- 1. 教材中关于特指问句的语法教学安排36-38
- 2. 教材中关于特指问句的练习编排38-40
- 二、留学生习得情况的考察40-48
- (一) 调查对象40
- (二) 问卷设计及相关说明40-41
- (三) 调查结果分析41-48
- 1. 调查结果41-44
- 2. 留学生习得特指问句的偏误分析44-48
- 第4章 有关特指问句教学的建议48-52
- 一、对大纲及教材编写的建议48-49
- (一) 对大纲编写的建议48
- 1. 疑问代词和疑问短语48
- 2. 疑问语气词48
- (二)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48-49
- 1. 概念问题49
- 2. 对比问题49
- 3. 练习问题49
- 二、对课堂教学的建议49-52
- (一) 对比不同的母语,掌握留学生在习得特指问句时的重难点49-50
- (二) 对比分析写法或用法上相似的疑问代词或指示词50
- (三)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问和答50-52
- 第5章 结论52-54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52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52-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1:调查问卷56-60
- 附录2:日常生活中常用特指问句句式一览表60-63
- 后记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涛;邹学慧;;“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2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特指问句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 史秀菊;;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一)[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史秀菊;;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吴早生;答语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语义语用分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陈静;;《史记》特指疑问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吴早生;;现代汉语疑问句的语义与逻辑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李宇明;“NP呢?”句式的理解[J];汉语学习;1989年03期
9 周小兵;特指问句的否定式应答[J];汉语学习;1996年06期
10 单威;;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娅琼;汉语会话中的否定反问句和特指反问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汉语特指问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5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