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3 03:07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虚词长期以来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介词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对象类介词更是其中的难点。对象类介词对于外国学生而言难学难用,一方面是因为对象介词是数量最多,句法语义功能最复杂的一类,所谓“对象”,包括动作指向对象、协同对象、关涉对象等等,所以,在对象介词这一大类中,又可以分出几个语义小类,而且许多对象介词内部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因此许多介词之间就有了错综复杂的异同关系;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教材教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外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对象介词时往往觉得困难重重。因此对外国留学生的对象类介词进行偏误分析,不仅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习得介词,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已有的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认识。本文以语料统计为基础,依据语言习得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对象类介词情况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外国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时产生的偏误,归纳偏误类型,并从对象类介词本体出发,寻找偏误产生的原因。此外,还根据偏误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意图减少学生在学习此类介词时产生的偏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较科学的预测。
【关键词】:对象类介词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第一章 现代汉语中对象类介词的考察14-22
  • 第一节 对象类介词的界定与选取14-16
  • 第二节 常用的对象类介词的本体研究16-20
  • 一、“对”、“对于”的比较式释义16-17
  • 二、“对于“、“关于”、“至于”的比较式释义17-18
  • 三、“对”、“向”、“朝”的比较式释义18-19
  • 四、“跟”、“给”、“替”、“为”的比较式释义19-20
  • 本章小结20-22
  • 第二章 对象类介词的偏误类型22-35
  • 第一节“对”的偏误现象考察22-25
  • 一、“对”的冗余现象23-24
  • 二、“对”的遗漏现象24
  • 三、“对”的混淆误用现象24-25
  • 四、“对”的语序错误现象25
  • 第二节“对于”、“关于”、“至于”的偏误现象考察25-28
  • 一、“对于”、“关于”、“至于”的冗余现象26
  • 二、“对于”、“关于”、“至于”的遗漏现象26-27
  • 三、“对于”、“关于”、“至于”的混淆误用现象27
  • 四、“对于”、“关于”、“至于”的语序错误现象27-28
  • 第三节“向”的偏误现象考察28-30
  • 一、“向”的冗余现象28-29
  • 二、“向”的遗漏现象29
  • 三、“向”的混淆误用现象29-30
  • 四、“向”的语序错误现象30
  • 第四节“跟”、“给”、“替”、“为”的偏误现象考察30-34
  • 一、“跟”、“给”、“为”的冗余现象30-31
  • 二、“跟”、“给”、“替”、“为”的遗漏现象31
  • 三、“跟”、“给”、“为”的混淆误用现象31-33
  • 四、“跟”、“给”、“替”、“为”的语序错误现象33-34
  •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原因35-41
  • 第一节 母语及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35-37
  • 一、母语知识的负迁移35-36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36-37
  • 第二节 环境对介词偏误的影响37-39
  • 一、教师因素38
  • 二、学生因素38-39
  • 三、课堂内外的因素39
  • 第三节 教材的影响39-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针对偏误情况提出的教学策略41-53
  • 第一节 重视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41-43
  • 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关系41-42
  • 二、学生之间的“双向”关系42-43
  • 第二节 教材的合理编排43-44
  • 第三节 对象类介词的“对比式教学”——以“给”、“替”、“为”为例44-52
  • 一、对比式教学内涵44
  • 二、“给”、“替”、“为”的对比式研究44-52
  • 本章小结52-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根发;词曲结合的模糊性[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亮;王蒙智;朱扬勇;施伯乐;;对象类的非单调性继承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苏;面向对象类级的一种变异体及其相应的测试充分性[D];暨南大学;2005年

2 宋苑;面向对象类级非等价对测试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1年

3 周淼;软件需求复用的研究及其工具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黄辛;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盈;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姚浩宇;面向对象类的测试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贾冰;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其其格罕达;蒙古国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洋;英美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对、向、给”的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周晓飞;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象类介词的偏误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1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1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