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06:00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头十年,国际外语教学界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关注逐步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亦在研究实践的行列之中。本文总结了国内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与核心概念的界定,以更正实践中的错误认识;从微观角度分析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误解与偏差,以有效地规范教学。基于这两个角度的分析,作者着重探讨了决定任务有效性的两个要素——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师生角色的定位,并提出了任务的新的定义,即学习者运用目的语从事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本文除绪论与结束语之外,主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探讨决定任务有效性的因素: 第一章绪论部分,引出话题,展开背景,在综述国内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状况后,提出当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执行偏差,阐明研究目的; 第二章论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三种主要理论依据,第三章界定“任务”、“意义”、“真实性”等核心概念,都是从宏观上把握任务型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发展方向,并从中切入确保任务有效性的分析点。 第四章剖析对“任务”、“交际”、“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等核心概念的错误认识,第五章探讨任务执行中的主体,,即人的因素——师生的角色定位及行为,都是从微观与实用的教学行为出发去理解概念性问题,进一步研究任务执行的诸方面因素,以使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规范。 第六章为结论,升华研究目的,提炼全文主要观点——对任务有效性的重新认识,强调界定“任务”与“师生角色”两大确保任务有效性的关键着力点,并提出对任务的新的定义。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任务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8-9
- 第二节 研究现状9-11
- 一、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简况9
- 二、国内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简况9-11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3
- 一、宏观角度12
- 二、微观角度12-13
- 第四节 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14-18
- 第一节 社会建构理论赋予的思考14-16
- 第二节 语言习得研究的阐释16
- 第三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指导16-18
- 第三章 任务研究的界定18-24
- 第一节 任务的真实性18-19
- 第二节 意义为关键19-20
- 第三节 练习的弃留20-21
- 第四节 任务的整合性21-22
- 第五节 任务的复合性22-24
- 第四章 影响任务有效性的概念误读24-30
- 第一节 任务并非趣味活动24-25
- 第二节 对“交际”的澄清25-26
- 一、语言或非语言的交际行为25
- 二、何为真正的交际25-26
- 第三节 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解26-28
- 第四节 对任务模式的认识偏差28-30
- 第五章 确保任务有效性的主体角色30-35
- 第一节 确定对学习者的研究范畴30-31
-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31-33
- 一、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含义31-32
- 二、作为任务主体的学生32-33
-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定位33-35
- 第六章 结论35-37
- 第一节 探究任务型教学的意义35
- 第二节 任务有效性的关键要素35-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40
- 个人简历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礼萍;;浅谈任务与任务型教学[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陆华;李业才;;对外汉语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的优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朱敏秋;杨炳奎;;“任务型教学”的误区与纠偏策略[J];科学大众;2008年07期
4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法回视与再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2期
5 贺军;;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沫;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