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篇章连接成分“此外”“除此之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3:08

  本文关键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篇章连接成分“此外”“除此之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择“此外”、“除此之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以词汇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话语标记理论、二语习得理论、教育学、对比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外”、“除此之外”进行分析。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总结归纳目前学者对有关“此外”、“除此之外”等附加连接成分的语义、语篇等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指出该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语篇分析。讨论分析“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结构模式,从充当附加连接成分和并列连接成分两个角度阐述,同时还讨论了“此外”、“除此之外”在语篇中的隐现情况。 第三章语义特征分析。主要研究“此外”、“除此之外”的篇章功能,根据大量的语料,从语义关系方面分成并列关系、序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四个方面对“此外”、“除此之外”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四章偏误分析。通过对北京大学HSK动态语料库的研究,对“此外”、“除此之外”的偏误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还从学习者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如何解决偏误问题提出了建议。 第五章对外汉语教学分析。针对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教材编写建议和课堂教学建议。 本文对“此外”、“除此之外”的篇章功能分析可以进一步丰富汉语篇章方面的研究,同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所提出的意见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对汉语的推广更有意义。
【关键词】:“此外” “除此之外” 篇章分析 语义分析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缘由10
  • 1.2 选题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实践意义11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研究理论及方法11-12
  • 1.4 前人研究综述12-14
  • 1.4.1 语篇研究起源12
  • 1.4.2 篇章连接成分研究12-14
  • 1.4.2.1 理论研究12-13
  • 1.4.2.2 对附加连接成分的研究13-14
  • 1.4.3 “语篇言语块”的研究方法14
  • 1.5 语料来源14-15
  • 第2章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语篇分析15-19
  • 2.1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结构模式15-17
  • 2.1.1 充当附加连接成分时的语篇结构16
  • 2.1.2 充当并列连接成分时的语篇结构16-17
  • 2.2 “此外”、“除此之外”在语篇中的隐现情况17-19
  • 2.2.1 “此外”、“除此之外”的隐去17
  • 2.2.2 “此外”、“除此之外”的必现17-19
  • 第3章 “此外”、“除此之外”言语块的语义分析19-25
  • 3.1 并列关系21-22
  • 3.2 序列关系22-23
  • 3.3 递进关系23-24
  • 3.4 转折关系24-25
  • 第4章 外国学生习得“此外”、“除此之外”的偏误分析25-30
  • 4.1 “此外”、“除此之外”的偏误类型25-27
  • 4.1.1 失误25-26
  • 4.1.2 误用偏误26-27
  • 4.1.3 其他偏误27
  • 4.2 偏误产生的原因27-28
  • 4.2.1 成分相似27
  • 4.2.2 语义相似27
  • 4.2.3 成分相似27-28
  • 4.3 偏误解决的方法28-30
  • 4.3.1 学习者角度28-29
  • 4.3.2 教师角度29-30
  • 第5章 “此外”、“除此之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分析30-34
  • 5.1 对外汉语“此外”的教学探索30-34
  • 5.1.1 对外汉语教材“此外”的讲解情况30-31
  • 5.1.2 教材编写建议31-32
  • 5.1.3 课堂教学建议32-34
  • 5.1.3.1 “此外”作为指别词的教学32
  • 5.1.3.2 “此外”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教学32
  • 5.1.3.3 “此外”与“另外”的对比教学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附录37-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梅;;“语篇言语块”的理论位置及研究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郑贵友;汉语篇章分析的兴起与发展[J];汉语学习;2005年05期

3 徐赳赳;;关系小句的语法和篇章特征分析[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4 徐静;叶慧;;换言连接成分类型研究[J];学理论;2009年11期

5 李胜梅;;从“开个玩笑”的语篇功能看相关词语的词典释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闫涛;话语标记及其语篇功能[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郑贵友;;关联词“再说”及其篇章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4期

8 徐赳赳;话语分析在中国[J];外语教学;1998年01期

9 肖立成;;“另外”的语篇功能和语用特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肖立成;;“换言类”元语言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颜孟孟;汉语“还有”的篇章功能与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常娜;换言连接成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肖立成;“另外”的语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罗春宏;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总结关系连接成分[D];南昌大学;2007年

5 许娜;再肯定连接成分(“的确、确实、真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辛慧;现代汉语意外类篇章连接成分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篇章连接成分“此外”“除此之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67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f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