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05-20 04:16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这种交际能力,光靠语言教学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文化”的重视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缺乏一个体系的指导与约束。此外,由于学生都来自母语非汉语的其他国家,在交际过程中必定要受到本国文化和目的语国家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减轻这种文化差异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主线,分析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原则、过程以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培养方法、策略和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了尝试和设想,并设计了具体的方案。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1-13
-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11
-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1-13
-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12
- 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12-13
- 第二章 跨文化意识及其培养前提13-16
- 第一节 跨文化意识的涵义13
- 第二节 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13-14
- 第三节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前提14-16
- 第三章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16-38
- 第一节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原则16-17
- 一、由浅到深的原则16
- 二、由易到难的原则16
- 三、实用性原则16
- 四、共时性原则16-17
- 第二节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17-38
- 一、教学生识别具有文化特征的形象和标志17-18
- 二、用文化实物来展示目的语文化18-22
- 三、深入了解日常生活模式22-25
- 四、深入了解文化行为25-27
- 五、深入了解交际功能模式27-30
- 六、深入探讨价值观及对事物的看法30-32
- 七、角色扮演是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手段32-38
- 第四章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障碍38-46
- 第一节 文化差异的定义38-39
- 第二节 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对汉语教学的影响39-44
- 一、语用功能方面39-40
- 二、词义方面40-42
- 三、语言结构方面42-44
- 第三节 文化休克44-46
- 一、学生的表现44-45
- 二、减轻文化休克的方法45-46
- 第五章 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目的46-48
- 第一节 帮助学生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汉语46
- 第二节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乐;;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王魁京;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问题的多面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4 谢稚;;探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刘薇;;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杨红旗;浅谈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文化休克与调节问题[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教育科学;2007年05期
8 李宝贵;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9 谭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郑超;试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806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