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小班综合课趋向补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23 09:17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小班综合课趋向补语教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语中的趋向补语是语法中很重要,也是比较难的语法点,通常学生在理解时会有困难。因此,本人对这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设计是为了能够减轻学生学习时的困难,让学生尽快掌握其用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到日常交流中。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前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教学方案、教学实践总结。前言部分主要是介绍本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意图,设计依据的理论基础就是情景教学理论和任务型教学理论;第二部分是对教学对象的特征(包括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汉语基础及班级成员的特殊性分析,还有学习时的特殊地理环境分析)、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教学方案就是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阐述笔者对汉语趋向补语这一内容的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导入、课文讲解、情景训练、课堂练习、任务练习以及课后作业,重点突出笔者的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一部分就是对教学结果及方法的评价总结,以及需要对教学策略做出哪些调整。本次教学实践是成功的,课堂氛围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致也十分高涨,并且基本掌握了趋向补语的用法,学生也注意在交际中运用趋向补语。虽然学生在运用趋向补语时,还会出现对动作或事物空间移动的方法的混淆,但是整体上还是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效。本篇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根据学习者所处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差异性以及学习者对汉语感兴趣的部分不同,对趋向补语课堂教学做出了详细的设计。
【关键词】:趋向补语 情景教学 任务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一、前言6-9
- (一)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6-8
- 1、情景教学理论6-7
- 2、任务型教学理论7-8
- (二) 实践意图8-9
- 二、教学设计背景分析9-13
- (一) 对象特征分析9-10
- 1、班级成员特殊9-10
- 2、地理环境特殊10
- (二) 任务及重难点分析10-13
- 三、教学方案13-30
- (一) 简单趋向补语的教学步骤13-21
- (二) 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步骤21-30
- 四、教学实践总结30-32
- (一) 教学成果自我评估30-31
- (二) 教学策略调整31-32
- 附录32-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玉霞;;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陆华;李业才;;对外汉语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的优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李淑红;留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钱旭菁;;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
5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6 洪琳;论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李燕;;任务型教学法与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9 邹华丽;;试论汉语趋向补语的教学[J];职业圈;2007年21期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小班综合课趋向补语教学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8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