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汉语二语学习者重动句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7-07-20 10:20

  本文关键词:汉语二语学习者重动句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重动句 偏误类型 偏误成因 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运用二语习得理论,在对较大规模的语料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汉语二语学习者在初、中、高三个等级中习得重动句四种句式产生的偏误类型以及成因,并对重动句的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关键词】重动句 偏误类型 偏误成因 教学策略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2&ZD17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系统研究”(项目批准号:10JJD740001)的资助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重动句(verb-copying construction,也称“动词拷贝句、动词拷贝式、复动句”等)是指类似下面这样的句式性构式“V1+O+V2+C”(V1和V2同形):(1)a.妈妈洗衣服洗累了。b.老师讲课讲了一下午。学界关于重动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虽有所考察,但尚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试论重动句的功能[J];语言研究;2002年01期

2 张京华;英、朝、汉被动句对比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史成周;被动句多维思考[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3年03期

4 周崇谦;《水浒传》的被动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孙红玲;;致使性重动句的量变图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4期

6 许进;“标志被动句”质疑[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玉玲;重动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8 王玉彪;试论古代汉语的被动句[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韩丽华,刘越;刍议主动句与被动句互变的局限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邓思颖;从南雄珠玑方言看被动句[J];方言;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3 陈志云;;《管子》被动句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李金莲;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隽;现代汉语致使性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杨春凤;佛传经被动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云华;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陶俊;原则—参数理论与被动句的语法化[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梅晓莲;汉日被动句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6 魏扬秀;重动句原因解释功能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7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8 卢伟;重动句使用的不平衡性和语用规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子波;中动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咸菊;重动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67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67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