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1 09:06

  本文关键词:“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语音羡余 词汇羡余 话语羡余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对汉语中的羡余现象在语音、词汇、语用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以羡余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分析。文章中首先对汉语“羡余”的定义进行了廓清,,区分了“羡余”与“冗余”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汉语语音、词汇、语用三大层面分析了汉语“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并以《汉语教程》为语料素材,分析了教材中出现的“羡余”现象的主要特点。最后,对汉语羡余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具体合理的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语音羡余 词汇羡余 话语羡余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第一章 汉语语音层面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2-18
  • 第一节 “羡余”概念12-13
  • 一、 “羡余”的定义12-13
  • 二、 “羡余”和“赘余”的区别13
  • 第二节 汉语重音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3-15
  • 一、 汉语重音13-14
  • 二、 重音“羡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4-15
  • 第三节 汉语儿化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5-17
  • 一、 汉语儿化的定义15-16
  • 二、 儿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6-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汉语词汇层面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8-32
  • 第一节 汉语复合式合成词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18-21
  • 一、 汉语词汇羡余的定义18
  • 二、 汉语复合式合成词中“羡余”的类别18-20
  • 三、 复合式合成词中的“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0-21
  • 第二节 汉语重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1-22
  • 一、 重叠式合成词中的“羡余”现象21
  • 二、 附加式合成词中的“羡余”现象21-22
  • 三、 两类合成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2
  • 第三节 音译外来词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2-23
  • 一、 音译外来词的定义及举例22
  • 二、 音译外来词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2-23
  • 第四节 汉语成语中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3-26
  • 一、 汉语成语的特点23-24
  • 二、 汉语成语“羡余”现象的分类24-25
  • 三、 汉语成语“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25-26
  • 第五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含有羡余成分的词汇归纳26-31
  • 一、 汉语词汇羡余现象的主要特点30
  • 二、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针对“羡余”现象的几点建议30-31
  •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汉语话语层面的“羡余”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32-48
  • 第一节 话语标记羡余32-40
  • 一、 话语标记概述32-36
  • 二、 注重汉语话语标记教学,提高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36-40
  • 第二节 话语成分羡余40-44
  • 一、 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的表现40-41
  • 二、 连谓结构中“羡余”现象的分类41-42
  • 三、 连谓结构中“羡余”现象的作用42-44
  • 四、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连谓结构教学的几点建议44
  • 第三节 话语重复羡余44-45
  • 一、 话语重复羡余的类型44-45
  • 二、 话语重复类羡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45
  • 第四节 话语结构的羡余45-47
  • 一、 话语结构羡余举例45-46
  • 二、 对于汉语结构羡余教学的几点建议46-47
  • 本章小结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敬;;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杨明义;汉语连谓结构中的羡余现象初探[J];汉语学习;1998年04期

3 邵敬敏,罗晓英;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王正元;;话语标记语意义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5 冉永平;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之间的交叉研究——兼评《语用标记语和社会语言学变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1期

6 张则顺;;汉语名词重叠研究的类型学视角[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吴天佑;羡余语言信息的修辞作用初探[J];修辞学习;1998年01期

8 邵洪亮;;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J];当代修辞学;2011年06期

9 卢伟;对外汉语教材中课文词语汉译英的原则和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樊立三;;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形式及形成原因[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655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55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