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给”字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9:37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给”字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给”字句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摘要】:“给”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的句式,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句式。本文从“给”字句的本体研究出发,依据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和调查问卷搜集大量偏误语料,对留学生习得“给”字句的偏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了“给”字意义的发展和词性的演变,结合对对外汉语界主要汉语教材的调查研究,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给”字句的含义,即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包含“给”字,表达与“给予”之义相关的句子。并从“给”用作介词和“给”用作动词两种不同角度对“给”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做了分析研究。 随后,,本文在中介语语料库、调查问卷和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的基础上对留学生习得“给”字句的偏误情况进行统计分类。“给”作介词时的偏误主要可以分为遗漏、误加、错序、误代四大类,作动词时可分为遗漏、替代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的负迁移、教材编写的不足、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及语言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出现偏误的原因。 最后,根据留学生“给”字句的习得情况和偏误原因,本文从加强本体研究、完善教材编写、规范教学顺序、注重对比分析和优化课堂教学五个方面针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给”字句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论7-13
- 第一节 选题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现状8-12
- 第三节 研究计划12-13
- 第二章 “给”字句的本体研究13-26
- 第一节 “给”的意义和发展13-15
- 第二节 “给”字句的定位和分类15-26
- 第三章 “给”字句的中介语研究26-48
- 第一节 理论简介26-27
- 第二节 “给”字句的问卷调查27-28
- 第三节 “给”字句的偏误情况28-40
- 第四节 “给”字句的偏误原因40-48
- 第四章 “给”字句的教学策略48-58
- 第一节 加强本体研究48-51
- 第二节 完善教材编写51
- 第三节 规范教学顺序51-52
- 第四节 注重对比分析52-54
- 第五节 优化课堂教学54-58
- 第五章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67-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琳;“给+NP”中NP的语义范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晋家泉;简论“给”字型兼语句[J];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3 郭力;;日语授受动词与汉语“给”字句的对比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陈敏;“给”字句的语用变化[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6 周长银;现代汉语给字句的生成句法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0年03期
7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方言;1979年02期
8 徐丹;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J];方言;1992年01期
9 王凤敏;包含“给”的四种相关句式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范晓;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8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阮如梅;越南学生“给”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浙江大学;2012年
2 柯航;“把……给VP”句式的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永;留学生介词“给”偏误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88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8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