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东盟留学教育的优势与培养策略——以广西桂北地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校发展东盟留学教育的优势与培养策略——以广西桂北地区为例
【摘要】:在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浪潮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方高校应该如何在这一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共享对外汉语传播热潮所带来的果实,发展留学生教育,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是一个值得地方高校探讨的问题。地方院校在自身所处的自然客观地位和社会主观地位中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宽阔的特色发展之路,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文章以广西桂北地区高校为例,论述了该地区高校发展留学生教育的优势和培养策略。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关键词】: 桂北地区 特色办学 优势 培养策略 品牌
【基金】:2011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重大项目)“东盟教育问题研究”(201101ZD005)
【分类号】:G648.9
【正文快照】: 一、现状与问题交流与传播需要双向共赢、互动互利的传输方式,只要双方在吸收对方文化底蕴和内涵中有共存的一面,那么传播就畅通无阻。我们提倡“请进来,走出去”,首先“请进来”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是中国与东盟人才交流与培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玲丽;广西与东盟国家次区域农业合作的现状及措施[J];东南亚纵横;2004年12期
2 段进军,陆大道;论大国东亚地缘经济战略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J];经济地理;1999年02期
3 王剑军;;我国医学留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14期
4 钟森荣;广西北回归线两侧环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J];沿海环境;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幼婵;王传辉;周顺武;;贵港地区气温日较差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2 余f:雕,李秀敏;面向21世纪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前景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0年02期
3 余炳雕,尹小平;日本参与东亚国际分工战略目标、形式的调整与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1年04期
4 吴焕;丁开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农产品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2006年01期
5 周强;魏景赋;;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ODA现状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年10期
6 张建中;;广西与东盟农业弱质性和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甘永萍;蔡小松;;论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缘优势[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8 李立民;;“两廊一圈”战略定位与区域关系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杜凤蕊;;广西与东盟农业合作现状与对策[J];轻工科技;2013年03期
10 周幼婵;唐兵兵;;贵港地区降水资源特征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路;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2 田林珠;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对日外交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苏彩和;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李正;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非非;中日关系中的国家利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刘丽琴;论珲春市优势产业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秀三;东亚经济合作之日本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耿喜梅;地缘经济因素对亚太经济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颖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罗振东;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明;云南—老挝农业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何火萍;冷战后中日两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珂;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方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李志;冷战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唐皓;东南亚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3 左 锋;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J];经济界;2002年04期
4 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5 黄范章;90年代东亚地区的形势与格局[J];世界经济;1996年06期
6 魏燕慎;面向21世纪东亚地区的贸易扩张、资本流动与产业结构调整趋势[J];世界经济;1996年06期
7 潘龙海;;跨世纪世界格局之回顾与前瞻[J];未来与发展;1996年04期
8 颜小将;;香港回归后中华经济圈的构建[J];未来与发展;1997年02期
9 李玉峰;;论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核心成分及其养成[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小明;黄海艳;汪昱雯;;基于激光协同理论的大学生培养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陶建莉;;浅谈“90后”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才智;2011年31期
3 褚晓峰;;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浅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4 王晶;;当代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培养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5 陈健;;现阶段研究生的特点及培养策略[J];知识经济;2009年12期
6 戴春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成人成才培养策略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23期
7 杨冬;;基于组织认同的现代高校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19期
8 陈泽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策略[J];读书文摘;2014年14期
9 陈月华;李晟;;90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阎威;韩雁;梁志星;;高校教师教学专长的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娟;大学生创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官敏;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琪;化学师范生教师气质的培养策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昊;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8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9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