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视角看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8-19 10:46
本文关键词:从认知视角看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语言学 语法化 汉语趋向补语 空间—时间隐喻
【摘要】:汉语趋向补语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既难教又难学,现有教材往往只讲用法但并不解释其内在规律。本文认为能够合理解释趋向补语的唯一方法就是从认知视角出发,探寻趋向补语背后隐藏的人类认知结构的普遍规律。本文将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时间隐喻和语法化等理论探讨汉语趋向补语,并借鉴思维发生学的相关理论,讨论趋向补语所体现的语法化现象的产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认为汉语趋向补语这个类的内部,其虚化程度是不均衡的,一些趋向补语已经能够用作意义很虚的体标记,而另一些则没有产生这样的虚化,仍然表示实在的空间移动意义;整个趋向补语的类内部呈一个连续变化的斜坡。另外,能够用作体标记的趋向补语之间虚化程度因为受不同的体意义影响也有高低之分,这也是由于人类认知机制的普遍性决定的。 本文还认为对外汉语教育教师一定要扎实掌握语言学理论,对语言本体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不是一味过分偏重于教学方法和习得偏误的研究。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语法化 汉语趋向补语 空间—时间隐喻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目次7-8
- 0 引言8-12
- 0.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9
- 0.2 趋向补语研究现状9-11
- 0.3 研究方法和思路11-12
- 1 趋向补语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12-19
- 1.1 趋向补语研究综述12-16
- 1.1.1 补语的性质和作用12-13
- 1.1.2 补语的分类13
- 1.1.3 趋向补语的组成13-14
- 1.1.4 趋向补语的性质和作用14-15
- 1.1.5 趋向补语为什么难学15-16
- 1.2 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16-19
- 1.2.1 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16-17
- 1.2.2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观点17-18
- 1.2.3 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18
- 1.2.4 用认知语言学研究汉语趋向补语的意义18-19
- 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趋向补语研究19-28
- 2.1 空间-时间隐喻19-22
- 2.1.1 人类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19-21
- 2.1.2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21-22
- 2.2 语法化22-23
- 2.3 汉语趋向补语语法化的不均衡表现23-27
- 2.4 教学策略27-28
- 3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作者简历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阳;玄s,
本文编号:70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0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