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汉字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师汉字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汉字既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也是汉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工具,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对外汉语教师汉字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有助于分析和研究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参考。从对外汉语教师的个人情况、使用的教材、汉字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汉字教学方法和手段、汉字教学测评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对外汉语教师汉字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调查
【基金】: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际汉语推广中的汉字推广研究”(编号:Y12021)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源文字之一,汉字既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也是汉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工具,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语言要素相比,汉字教学和研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作为语素文字的汉字,其形体、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彩华;汉字教学中的几个认知心理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赵宁;;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汉字教学[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9期
3 方超;;“六书”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0年20期
4 杨悦;美国学生短期汉语学习中的汉字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年03期
5 王笑然;;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难点问题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6 张绍梅;;试探汉字教学的网络整合策略[J];文学教育(上);2007年12期
7 王晓坤;;对外汉语字教学的文化观照[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高惠敏;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浅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裘纪平;视觉传达设计的汉字教学[J];包装世界;2002年04期
10 陈俊羽;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重要性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春晓;;执简御繁——六书疏证派汉字教学观之阐释[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研究"课题组 ;张一清;;《汉字应用水平等级标准》研制报告[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江新;;针对西方学习者的汉字教学:认写分流、多认少写[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荣;刘娅莉;;欧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汉字学习与汉语水平的提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关之英;;汉字教学教材—设计理念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吕必松;;汉语教学为什么要从汉字入手?(发言提纲)[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戴国忠;;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9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周爱霞;;小学汉字认读写的教学方法探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堰市淤溪初级中学 王巧玲;汉字教学,你重视了吗?[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宋歌 元坝区实验小学;重视汉字文化意蕴 提高汉字教学成效[N];广元日报;2011年
3 国家汉办赴印尼汉语教师志愿者 王革英;应重视海外汉字教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邓兴军;专家呼吁强化汉字教学[N];无锡日报;2008年
5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教育处;韩国加大汉字教学力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任玉敏;汉字的“拆分”与“说解”[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7 湖北 王锦枝;浅谈提高小学生识字教学能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王敏 袁茂林;中华字经教学演示会在延举行[N];延安日报;2007年
9 刘春华;汉字编码和输入法的应用统筹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实验初中 陈桂锋;如何抓好中学生的汉字教学[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光创;利用汉源语素提高对越汉字教学效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敬;韩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 梁添才;基于认知机理的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6 胡智慧;汉字智能工具中的书写错误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陈黎明;汉语基本字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菊梅;中学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拜书婷;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王晶;试论高中汉字教学中汉字文化功能的落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美娘;印度尼西亚小学1-3年级汉字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笑怡;对印尼人的汉字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赖智勤;马中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汉字教学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柳颖;论汉字文化因素与汉字教学[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丝伟达;俄罗斯学生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艳;韩国学生汉字教学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4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2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