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形容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3:28
本文关键词: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形容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BB式状态形容词 词义范畴 词义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ABB式是状态形容词的典型类型,它是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这类词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ABB式状态形容词有很强的口语性,但词义较模糊,汉语学习者虽然想要用这类词在日常交际中表达想法,但更多时候是词不达意。究其原因在于,以往的教学中没有找到一个精确释义状态词的科学方法。本文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古典范畴理论,归纳出状态词描写的事物范畴,结合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找到ABB式状态形容词词义结构的分析方法。 学界对ABB式状态形容词历来很重视,但研究大多侧重于语法层面,没有涉及对外汉语教学的词义结构分析。我们认为,语言形式虽有民族性,但语义逻辑却有共性,对ABB式状态形容词应结合不同民族的语义逻辑共性,分析词义结构和语义特征,从而使学习者明确词义结构,避免词义模糊性带来的理解障碍,提高理解和使用的精确性。 本文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的221个ABB式状态形容词,以所录词条和释义为依据,结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拟从词义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评述、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为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部分,主要从构成方式、句法功能以及和性质形容词不同的语法差异、语法特点等几个方面,对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进行简要说明。 第三章为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章共五个小节,第一节说明ABB式状态形容词的四个语义特征;第二节说明词义范畴、ABB的词义范畴性和其他四类的词义范畴性;第三节说明词义结构、ABB的词义结构性和其他四类的词义结构;第四节说明ABB的语素义分析;第五节说明A与BB的四种语义关系。 第四章为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语用特征部分,分别从适用对象、评价义、语体,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五章为ABB式状态形容词的对外汉语教学部分,主要考察《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教材中出现的ABB式状态词,分析词义结构,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提出建议,以及教学案例展示。 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说明本研究的结论和不足。
【关键词】:ABB式状态形容词 词义范畴 词义结构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第二节 文献评述10-13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确立和研究方法13-16
- 第二章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6-21
- 第一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构成16-18
- 第二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功能18-21
- 第三章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21-50
- 第一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21-26
- 第二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词义的范畴性26-33
- 第三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词义结构33-39
- 第四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素义分析39-44
- 第五节 A 与 BB 的语义关系44-50
- 第四章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用特征50-57
- 第一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适用对象50-52
- 第二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评价义52-54
- 第三节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语体54-57
- 第五章 ABB 式状态形容词的对外汉语教学57-67
- 第一节 《大纲》和《发展汉语》中的状态形容词的词义结构57-59
- 第二节 偏误列举及解析59-64
- 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及教学的建议64-65
- 第四节 教学案例65-67
- 结语67-68
- 一 研究的结论67
- 二 存在的不足67-68
- 参考文献68-71
- 后记71-7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少青;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方法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泉;;单音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和语法意义[J];对外汉语研究;2006年00期
3 贺卫国;;《现代汉语词典》ABB式状态词收录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赵长余;解析ABB式形容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邱莉芹;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变化特点及类化作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何干俊;对英语国家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词汇问题的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邱莉芹;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形式特征[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唐秀伟;语素教学浅见[J];克山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9 唐子恒;汉语ABB式形容词的形成和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姚占龙;;同根ABB式状态形容词及其量级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921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2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