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从“一边……一边”分句语序原则看对外汉语教学的语用优先法则

发布时间:2017-10-01 17:10

  本文关键词:从“一边……一边”分句语序原则看对外汉语教学的语用优先法则


  更多相关文章: 一边……一边 语序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优先


【摘要】:"一边……一边"这一并列关系复句在语法理论上两个分句的顺序是可以随意颠倒的,而且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但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我们发现语音原则、语义原则、认知原则、语篇原则和语用原则都会制约着前后分句的顺序。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这五个原则不可能同时适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语言应用,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采用语用优先法则。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关键词】一边……一边 语序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 语用优先
【基金】: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语用研究》(2010B9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2012年人文社科类课题《初中级泰国留学生的语段写作偏误分析》(2012RSLX06)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在指导初级阶段的泰国留学生的语段写作中,我们发现,初级阶段的泰国学生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应用学习过的连词,这一方面表明他们已经有表达复杂语句、复杂内容的意愿,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到了初级阶段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语、语法,并希望能够正确应用。但掌握了词语、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飙;成语拼音书写格式刍议[J];辞书研究;2005年01期

2 黄伟;旷书文;;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铁范;;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词类地位[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曹国军;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教材与教学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5 郭建华;;量词“点”和“些”用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王薇;现代汉语动词性联合结构联合项位次的研究[J];汉语学习;2002年02期

7 田宇贺;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及音节发展趋势[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段纳;现代汉语方位词中“头”的构词方式辨析[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9 杨振兰;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J];齐鲁学刊;2003年04期

10 王勇;;“数量词+名词”与“的”[J];社会科学家;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珍我;;韩国学生借助母语迁移习得汉语词的利与弊[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彭育波;“V1着V2”结构多角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谨香;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许凤才;俄汉语主从复合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俊苗;《醒世姻缘传》复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安平;动词复叠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增宏;论戴厚英小说《脑裂》的语言张力[D];安徽大学;2004年

4 侯巍;汉语否定虚拟条件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盛晓楠;《型世言》疑问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郑媛;汉语被动式的界定及其语法化[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相臣;现代汉语名词和定名短语的功能差异略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金玉子;比较韩中日三国外来词的使用[D];延边大学;2005年

9 周欣;现代汉语并列N项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白云霜;当代汉语新义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艳春;英汉并列结构之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范晓;关于汉语的语序问题(二)[J];汉语学习;2001年06期

3 王弘宇;“一面p一面q”与相近格式的意义纠缠[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4 卢卫中;词序的认知基础[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李晓琪,章欣;“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秦洪武;语言结构的顺序象似性[J];外语研究;2001年01期

7 文旭;词序的拟象性探索[J];外语学刊;2001年03期

8 李振中;试谈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9 郭熙煌;句法临摹的文化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张炼强;汉语语序的多面考察(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武氏清平;“既……又……”格式的语义和语用特征[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王小郴;复句的预设和复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雪花;汉语“一边/面A,一边/面B”格式及其朝鲜语对应形式[D];延边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宇峰;形容词修饰动词的语序原则[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茜;试论现代汉语并列结构语序[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琴;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的语序考察[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54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54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