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
本文关键词:论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意识
【摘要】:本文提出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师文化意识的三个层次即了解层次、理解层次和掌控层次,并论证了教师完备的文化意识和良好的双语能力能够互相促进,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
【关键词】: 文化意识 双语能力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计划项目:南亚汉语教学推广策略研究—以孟加拉汉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Y201223650)的成果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文化意识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所谓“双文化的意识和自觉”,指的是“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对汉语文化有深刻的自知之明,同时对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对于两种文化的异同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非常敏感,能自觉地将文化比较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蔡绿;赵闻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3 孙中华;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外语水平调查分析与能力培养应对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陈岩,姜苹;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5 阮静;;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从加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谈起[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6 施家炜;;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7 祖晓梅;;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的新目标[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8 吕俞辉;汝淑媛;;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跨文化适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年01期
9 周健;论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J];语言与翻译;2004年01期
10 鞠文雁;牛淑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定位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语言与翻译;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语言与文化身份关系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秦廷斌;;土家族语言的现状与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张忠梅;社交中程式化语言的功能及变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逯慧;张荣良;;徽州歌谣的艺术魅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沈晓洁;;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吴红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古文字知识的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伟锋;;跨文化视角下英汉隐喻的互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金巧英;;德汉成语来源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侠;;豫东方言里的“V掉”与普通话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周健;陈萍;;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余华;刘楚群;;群体确称语问题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周晓东;;试论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人格[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张凌玢;;浅论汉语学习中的文化适应[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婷;AF高中法语教学对高中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满香;侗语熟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志海;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海丹;汉语课文化内容及文化要素导入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红艳;天门地区辈分称谓语的话语权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郑广贵;建瓯民俗事象中的“语言崇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亚;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杨阳;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雨;对对外汉语教师业务培训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刘俊振;;论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内在系统构成与机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周之南,张大铸;从心理语言学看双语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4 程翠英;论跨文化交际深层障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孙永红;;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1期
6 贾玉新;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7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下)[J];群言;2005年02期
8 陈本义;论不同文化的冲突与适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10 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照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张希玲;;汉语拟亲属称谓语的应用及其文化意识透视[J];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3 桑迪欢;刘丹;;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4 陈静;高峰;;培养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文化意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聪;;文化视域下的翻译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春娣,纪雪梅;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张翠平;郭惠斌;;浅谈英汉姓名的文化差异[J];作家;2008年06期
8 徐翠波;;译者的文化意识与英汉翻译[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谷铁霞;;文化教学的动态融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慧敏;左飚;;词汇语义、认知心理与社会文化—由同志的词义演变调查所引发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高永欣;;翻译理论与译者的角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4 赵菁;;高校MTI教育对翻译教师的素质要求[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王继红;;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阮晶;;译者主体性及其在翻译选材中的体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黄永红;;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何恩培;;每个人的机会 每个人的使命[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邵丽蓉;“游击队”如何成为“正规军”[N];人才市场报;2010年
2 张海桐;全心投入 且思且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记者 袁国女;汉语国际推广瓶颈在师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记者 苏军;对外汉语教学存在师资缺口[N];文汇报;2009年
5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日本留学生 齐藤德彦;汉语老师不要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本报记者;我省在国外推出首个孔子学院[N];山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井波;首届中亚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乌举办[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化先;汉语热之江西脉动[N];江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禹媚;汉语使者[N];中山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晓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姜君丽;中国外语教学方式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高小丽;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韩朝婷;现代汉语将来时标记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娥;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超星;以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归化策略在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柴金璐;论翻译教与学中的文化意识[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港;论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志海;对外汉语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雯君;联络口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赵文佳;对外汉语教师与留学生沟通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王椺椺;论对外汉语教师的主动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韩东;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单亚兰;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7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6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