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一直”与“总”的比较辨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01:08

  本文关键词:“一直”与“总”的比较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一直 持续 重复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向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从语义、语用两个个方面对"一直"与"总是"进行辨析,进一步探讨课堂中如何进行语法教学,使"一直"与"总"的教学更加实际有效。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关键词】一直 持续 重复 对外汉语教学
【分类号】:H195.3
【正文快照】: 在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中,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成为了阻碍外国留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的障碍。副词“一直”和“总”是外国留学生们极易混淆的一组近义词,从对两个词的定义中,我们能够发现,“一直”与“总”的义项并不完全相同,具体来说,只有“一直”的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键;“一直”“总”“老”的比较研究[J];汉语学习;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婉梅;表处所的“在Np”的语义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孙宜春;;“NP+V-起来+AP(VP)”句式的语义结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樊友新;;从“被就业”看“被”的语用功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何清顺;汉英词汇重叠式附加意义对比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陈红燕;;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用”字介词框架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卢英顺;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孔令达;;“VP+过”的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高华;;汉语里的“话题问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祝东平;高彦怡;;副词“就”的释义[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寇金凤;;浅析篇章连接成分“当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昝红英;张坤丽;柴玉梅;俞士汶;;现代汉语虚词知识库的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吴云鹏;昝红英;;基于错误驱动的现代汉语方位词用法规则的自动更新[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喜瑞;“非X不可”句式的相关变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的意义[J];汉语学习;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茜;;试论方言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杨丽姣;李敏;;二十一世纪对外汉语教学:机遇与挑战[J];未来与发展;2003年03期

3 丁艳;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韩秀梅;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1-6期(总第6-11期)总目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孙瑞;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实现语言交际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9期

7 陈绂;略谈汉语同形词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8 周玉琨;东北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召开[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9 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的备课艺术[J];汉语学习;2004年03期

10 郭颖雯;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刍议[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新词语的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陆俭明;;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文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体会与建议[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春秋;;关于研发对外汉语教学教具的设想[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莹莹;;浅谈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2011年暑期“加州班”中一班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铮;;国学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浅论[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江海漫;;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对偶辞格切入的可行性——读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有感[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10 赵延军;;对外汉语教学与词语辨析[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双;对外汉语教学重塑中国“软实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雷新;俞敏洪:让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汉语教学[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章红雨;两岸学术机构合作出版对外汉语教学指导书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5 马国彦;民国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琐谈[N];中华读书报;2013年

6 李润新;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走自主创新之路[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李无未;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古今考[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中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9 唐兴全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现代信息技术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利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张桃;在汉语教学中体现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秀娟;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通用词语用字研究及字词语关系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文静;对外汉语教学中“上”、“下”等三组方位词的认知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2 高会;网络对外汉语教学交互设计[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谢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方法探索[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静波;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探析[D];山东大学;2009年

5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茉;个别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陈炜;对外汉语教学成绩测试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彭菲菲;粤语词汇与粤方言区对外汉语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海洋;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章岑;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7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967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