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乎大学生自身利益,还牵涉到大学生群体背后万千家庭的根本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充分就业还涉及到国家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发展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存在一个很尴尬的现象:一方面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储量,另一方面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高比例失业;一方面是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无业可就”……另外,根据相关研究,男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相同,女大学生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格外重要和紧迫。本文以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旨,通过对驻青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并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培养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和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政府和社会,通过树立人力资本至上的人才观、强化公共部门的经济硬指标和用人单位的法律约束、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等措施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高等院校进行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管理来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含量;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调整就业期望和就业行为以及合理开发社会资本来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性别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3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2
- 1. 选题背景6-7
- 2. 研究意义7-8
- (1)本研究的理论意义7
- (2)本研究的实践意义7-8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国外研究现状8-9
- (2)国内研究现状9-11
- 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1-12
- (1)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11
- (2)本研究的研究方法11
- (3)创新之处11-12
- 第1章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12-16
- 1.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12-13
- 1.1.1 大学生的概念界定12
- 1.1.2 就业的含义12
- 1.1.3 性别差异的含义12-13
- 1.1.4 就业性别歧视的含义13
- 1.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13-16
- 1.2.1 筛选假设理论13-14
- 1.2.2 职业性别隔离理论14-15
- 1.2.3 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15-16
- 第2章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16-30
- 2.1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16-28
- 2.1.1 调查对象的个人特征分析16-17
- 2.1.2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性别差异分析17-18
- 2.1.3 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性别差异分析18-20
- 2.1.4 大学生就业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20-25
- 2.1.5 大学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分析25-28
- 2.2 对调查结果的总结28-30
- 2.2.1 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8
- 2.2.2 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28-30
- 第3章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30-38
- 3.1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影响因素30-32
- 3.1.1 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均衡30
- 3.1.2 用人单位招聘制度不科学30-31
- 3.1.3 社会性别歧视31
- 3.1.4 就业保障制度欠缺31-32
- 3.2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学校影响因素32-35
- 3.2.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32-33
- 3.2.2 专业设置不合理33
- 3.2.3 培养模式调整滞后33-34
- 3.2.4 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发展34
- 3.2.5 就业指导尚不完善34-35
- 3.3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自身影响因素35-38
- 3.3.1 就业观念落后35-36
- 3.3.2 就业能力不足36-38
- 第4章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38-47
- 4.1 政府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38-39
- 4.1.1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38
- 4.1.2 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和监督38-39
- 4.1.3 改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环境39
- 4.1.4 促进就业性别平等39
- 4.2 高校要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含量39-42
- 4.2.1 改革教学内容40
- 4.2.2 创新教育方法40-41
- 4.2.3 优化教育管理41-42
- 4.2.4 合理利用社会资源42
- 4.3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竞争力42-47
- 4.3.1 提高综合素质42-43
- 4.3.2 调整就业期望43-44
- 4.3.3 调整就业行为44-45
- 4.3.4 合理开发社会资本45-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0-51
- 附录51-53
- 致谢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2 J.金,陈源;道德评判的性别差异[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黄敏;性别话语差异[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孙百娥;;学校对性别差异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7年02期
5 孙百娥;;性别差异:教育公平的新视角[J];教学与管理;2008年36期
6 刘蕴坤;陶沙;;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7 张丽娟;儿童性别差异的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3期
8 金晓梅,吴鉴明;医学生在不同题型答卷中的性别差异初探[J];医学教育;1994年10期
9 吴秀琴;试论婴幼儿早期社会化对儿童运动技能性别差异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10 王剑兰;中学差生的性别差异及其教育对策[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珠;李大魁;;药物临床研究中的性别差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伍秋萍;蔡华俭;;对中国人自尊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天强;张大均;;心理韧性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牛勇;邱香;;弗洛伊德的性别差异及其启示[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刘坤坤;;翻译中男女性别差异的探索[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有智;金彩芬;;从性别差异到性别偏见看女性的处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段海军;麻丽丽;赵慧芳;;面孔与物体识别能力及其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建华;;小学生焦虑特征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威斯康星大学 利玛·阿普尔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麦曦 岳英整理;直面学术界中的性别差异[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郁枫;儿童思维的性别差异[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观熙;用影像呈现贫困枷锁下婚姻交易的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14年
4 陈勇;基因表达有性别差异“对性下药”有望实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高路;上海职场:高学历人群性别差异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谢明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副教授马虹英提醒:临床用药勿忽视性别差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李敏谊;性别差异与文化偏见[N];人民日报;2011年
8 苏子川 江苏 南京;正视女性就业的“性别差异”[N];中华新闻报;2005年
9 郑渝川;别让性别差异影响你的生意[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凌菲;学习与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海波(Robert Grzybowski);汉语礼貌表达方式的性别语言差异性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玉成;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于庆宝;字形和表象有关任务的脑功能连通和性别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乔国芬;主动脉压力感受器神经元与反射调节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祖卫;雌二醇增强初级感觉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的活动:一个疼痛性别差异的新机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魏亚楠;初中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寇娟;共情性别差异及其脑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华;中国和加拿大大学生梦的内容和特征的差异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淑红;大学生汉语不赞同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洋;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探讨[D];西南大学;2015年
7 刘洋;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瑜;高中生地理成绩性别差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雅婷;3-6岁城市幼儿玩电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捷;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7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3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