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
本文选题:就业能力 + 学科知识 ; 参考:《高教探索》2017年01期
【摘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教学成效的直观体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知识面狭窄、实践技能欠缺、人文素质偏低等问题。高校不仅要加强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实践技能。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形象塑造能力、创造力、亲和力、沟通力以及实干精神等核心素质。
[Abstract]: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ntuitive embodiment of the teaching effe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mployment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narrow knowledge, lack of practical skills, low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o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subject knowledge,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addi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e students' personal image shaping ability, creativity, affinity,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practical spirit and other core qualities.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基金】:2013年度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日高等教育对比研究”(课题批准文号WJQ2013020,主持人尹贞姬)研究成果 2015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外语院校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课题批准文号2015CXTD05,主持人尹贞姬)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小强;蔡玉莲;;大学第一年教育(FYE):研究、实践和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李燮;;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年17期
3 谭菊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史利平;;论师范专业大学生学科知识交融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5 赵江平;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四种能力[J];求索;2004年11期
6 李铁范;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标准[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昌荣;;五位对接: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J];职教论坛;2017年12期
2 高会燕;;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管理可行性分析[J];价值工程;2017年09期
3 尹贞姬;;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J];高教探索;2017年01期
4 叶茜茜;;基于校企协同的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模式创新与探索——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富民金融学院为例[J];高教探索;2016年08期
5 李小丽;;从FYE视角看美国大学图书馆的新生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年07期
6 何军卿;;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J];职教论坛;2016年18期
7 李青;;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6年09期
8 宋涛;张龙;;校园文化活动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机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9 谷童玮;段潇潇;;将学科与专业元素融入学生活动的尝试与探讨——以外语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年03期
10 刘蕊;刘君宇;;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放;;课程和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的潜在热点——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点期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2 黄海涛;;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内涵与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3 徐琴;叶明;;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罗燕;史静寰;涂冬波;;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5 郑文涛;;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2期
6 刘锦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范士红;;课程综合化理念下教师合作文化的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齐媛;何克抗;刘志波;张生;;促进知识分享的教师合作机制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4期
9 郑晓瑛;;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高翔;蒋喜锋;;学生的教育观:不可忽视的力量[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卫佳;;论少儿核心素质培养与评价[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黄学军;;核心素质培养——大学教育的变中之恒[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3期
3 陈久健;;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4 冯周卓;人的素质与素质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5 钟凯雄;;论党政后备人才的核心素质及成长条件[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209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095404.html